第四十三章 太子风波(一)

    第四十三章 太子风波(一) (第3/3页)

,这点不得不防。”

    “小川兄高见。那么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未雨绸缪、拉拢人心。有替杨谅呐喊的,肯定也有替我稳固地位的。这些人当中也许也会有偷鸡摸狗之辈,不过眼前是用人之际。有人替我卖命,那么无论如何也要让这些人心中有个着落。我这个主心骨该是出来安慰下他们了。走吧,跟我去见一个人。”赵小川老神自在的说道。

    楚国公府,府外一片寂静。府邸门前宽广的道路不见人群。

    自从杨素被册封为楚国公后,二十多年来从未有过如此状况。一朝天子一朝臣,世间的功名利禄、人情冷暖让昔日无比喧闹热腾的府邸一下子悄然肃静。

    汉王进京,太子至今下落不明。太子乃国之储君,地位意义重大。太子现已失踪一月有余,朝廷大臣内心惶惶。皇上病重期间决定召文物大臣讨论东宫之主。

    整个朝堂重臣随着汉王的进京,如今已分裂两派。一些善于投机、察言观色之辈暗中已经投靠了汉王。他们纷纷表示效忠,短短数日这些人围绕在杨谅身边在朝堂、京城形成一股重要的力量,并且为杨谅造势。

    杨坚深知太子之位关系重大,不容有失。内心虽然喜爱杨谅这个小儿子,但涉及江山稳固,杨家能否传承万代的重大原则上,态度仍然飘忽不定。要不是朝中数位大臣联名上奏,恳请陛下早日决断,杨坚万万不会同意重新册立东宫。

    最后杨坚决定召集八位柱国大人共同商讨太子之事。八位柱国分别是大元帅高颎、许国公宇文述、上柱国贺若弼、大都督鱼俱罗、昌平王邱瑞、下柱国韩擒虎、靠山王杨林、楚国公杨素。

    八位柱国都是大隋的军神,为大隋建立统一天下立下了不朽的勋章。杨坚让这八人进京商讨太子之事,可见这八人在大隋的分量。圣旨一发、除去楚国公杨素、许国公宇文述、元帅高颖在京城,其余五人均在外地。随着杨坚的这道圣旨的颁发,整个大隋开始笼罩在紧张、焦虑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