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结局

    第四十一章 大结局 (第2/3页)



    第一个消息是,以《桃源报》为核心的北方产业,已宣布消息,更换了主人。从此之后,与张氏姐弟再无半分瓜葛,只属于杨雨薇一人。

    张斯感愤于杨雨薇的绝情,若仅仅如此,却也并不意外。

    因为在他原来的考虑中,杨雨薇的掌舵能力是最强的,张倩依亦比不上,是位能力超群的船长。随着产业逐渐铺展,只等杨雨薇熟悉了,便全部交与她处理。

    现在便交到了她的手中,尽管并未经过他的同意。

    真正令他震惊处在于,所有张斯的得力属下,全被踢出产业,从报刊到影视公司,无一幸免。张斯最在乎的两份副刊,《自由中国》与《民报月刊》直接被扒了,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对于“秋枫书院”和“天道”事务所的支援,也高终结。

    从此之后,杨雨薇掌握的产业,将走纯商业化道路,与文人,与道义,与自由……与其它一切,再无半分关系。

    张斯的痛楚,可想而知。这些是他一手铺就的,在这个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没了这些,这斯存在的理由都会减少。

    第二件事,“全能教”余孽,聚众闹事。说张斯是内奸,出卖了他们,所以教众才被政府抓捕。于是他们便去报复,直接到了张斯的老家。

    一番混乱,所幸有朱红在,尽管措手不及,仍然保住了家人。但几人都受了些伤,或是刀伤,或是棍伤,张倩彤的腿更是轻微骨折,如今都在医院治疗。无关乎性命,但疼痛之类,总是难免的。

    在朱齐的叙述中,医院周围现在多了一群黑衣大汉,都是从南方来的。时刻护在左右,不令陌生人靠近。张斯一听便明白,那大概是刘天水派来的人,也稍稍放心了些。

    第三件事,张斯此次入狱,前途未卜,极为艰难。

    似乎有许多官员集结,准备将他的罪名向“叛国”上拉,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迅速了解。外界的舆论领导们,已全被收捕,无能为力。除了像白秋原这样国宝级大师,因为身份崇高,那些人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白秋原独立奋战,支撑着病体,到处寻求帮助。而情况糟糕,一再碰壁,再加上他心中气愤于那些人的无耻,本就病痛缠身,至此更一病不起。

    传闻有人与他聊天时,谈起张斯可能因为“叛国”,要被处死。老人家气的青筋直冒,呼吸困难,一直无法平复,终于在午夜去世。临终的时候,老泪纵横,心情定然十分复杂,只不知在为张斯哭,还是在为这个民族哭,应该是两者皆有吧。

    第四件事,政府有消息称,出国的律师们,有可能是为张斯传递秘密消息去了,所以要尽快追回。至于法国拍卖方,更是买通了杀手,准备安排爆炸事件,好好教训这群人。

    “朱先生,你能保住他们么?”

    张斯不停地踱步,最终停下来,问道。

    朱齐点点头,说道:“我尽量……”

    张斯放心了一些,他身处牢狱,泥菩萨过江,完全没有办法伸出援手。沉吟了一下,又说道:“我今晚连夜写信,朱先生明日可否再来一趟,替我将信上内容,打给别人?”

    朱齐如今身在中央,地位不比以前,权力似乎不小,对此倒是一口应下了。

    “你放心,我已在调查此次实情,相信会没事的……”

    临走之前,朱齐安慰了他一句,颇令张斯感动。

    张斯待在监狱里,用着朱齐为他准备好的纸笔,便开始写信。最重要的一封,是写给刘天水的,让他亲自带着最机灵的属下,赶赴法国,保护张华诸位。接着是给海外诸多学者写信,请他们为律师团提供帮助,给予学术上的支持。

    接下来是给家人写信,谆谆安慰,情深意切。

    然后就是列出许多大纲,是一些在这个世界上未出现过的作品,影响重大。他可能没时间写了,所以托付给余德水,王闯诸人,替他完成。并鼓励大家,莫因自己的遭遇而害怕,带着理想,继续前行。

    最后,是给白秋原写的讣闻。

    他不禁热泪盈眶,对于这令人敬重的老先生,他心中又愧又恨。因为自己的事,竟将他活活气死。这样一想,其它事情也全涌上心头。对于杨雨薇的气愤,对未出世女儿的期盼,对于家人的愧疚,对于张华诸人的担忧,对于书院未来的考虑……纠缠在一起,难以分离。

    关键是他可能时日已到,再没有机会关注下去了。

    边想边想,况味复杂,忧虑丛生……错过了今晚,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与别人通讯了。而他要写的东西,是那样多,单纯列大纲,也要花太长的时间,一夜何其短暂!

    从下午提笔,一直到第二日上午,他一直不停地写,直至朱齐到来。

    “张斯,你……”朱齐看着他的脸,面色惊异,目瞪口呆。接着竟双目流泪,拍着他的肩膀,一字也说不出来,哽咽不止。

    有人取来镜子,他一看,自己竟一夜白发了!

    依然是少年人的脸,却是白发如丝,十分骇人。

    “坚持住,等我,等我……”这是朱齐一直说的话,既是在安慰张斯,也是在安慰自己,然后带着张斯一夜的成果,决然地离开,眼眶中尚是红红的。

    外界的议论风潮,非常之大。

    但对张斯却没什么益处,正义的一方,因为群龙无首,又受到政府限制,只有被动挨打的能力。对方却十分得意,想起的波澜,接二连三涌来。长此以往,张斯的名声便会受到影响,民众也会习以为常。

    张斯的处境越来越糟糕了,仿佛陷入了泥沼中,越陷越深。

    直至一件事的发生,才看看逆转。

    因为外界的反响声太大,有关部门决定召开一个发布会,招来许多记者,国内外都有媒体都有。原来的意思,一方面是要用模棱两可的词,搪塞一些人的责难;另一方面,也将张斯“叛国”的内容,稍稍透露些,打个预防针。

    当时朱齐刚去狱中出来,得问这个消息,连忙赶过去。他想听听到底是什么意思,关于张斯的结局,又该是怎样的。

    人们见他到了,给他让了桌椅,他边将手中的信件之类,放在桌上。

    发布会照常进行,朱齐不经意间瞥到了信件的内容,非常惊讶。许多写给亲人的信,尽管言辞温和,却无异于告别,这是遗书呀!

    他不禁翻看了起来,许许多多,看的他忧愁顿生。还有许多小诗作,杂乱地堆在一起,他已无心情欣赏。有一篇纸不小心跌落桌下,他捡起来的时候,看了几眼。如遭雷击打,接着痛哭流涕,拍案大笑,笑的特别凄惨愤怒。

    想想张斯那一头白发的模样,再看看发布会上,坐在前方的那群人洋洋得意的笑脸,装模作样,左口一个“危害国家安全”,右口一个“无异于叛国”,仿佛自己是正义的化身,直令人发呕。

    再看看纸上的内容,朱齐笑的更惨,好似心中有无穷悲愤,要仰天长啸,才能发泄。

    所有人都被惊动了,目光看了过来。要是寻常人等,早被呵斥,并逮捕治罪了。但他位高权重,性情又向来刚烈,使得大家不敢有任何举动。却将朱齐缓缓站了起来,拿着一片小纸,说道:“我刚从狱中出来,这儿有张斯昨夜写的诗,我给大家念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