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明朝》的风情

    第三章 《明朝》的风情 (第2/3页)

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朱重八的童年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地主刘德家放牛。他曾经很想读书,可是朱五四是付不起学费的,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那样的情操,自然也没有杨素那样的大官来赏识他,于是,他很老实的帮刘德放了十二年的牛。因为,他要吃饭……”

    下面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因为一切太出乎意料了。

    有谁这样讲过历史么?没有,至少他们没听过。

    历史在他们眼中,便是枯燥的代名词。

    当然,这也怪不得他们,高中历史,大多讲的是理论,实际与思想政治差不多,再加上老师照本宣科,尽做些念书的事,即便原来存些兴趣的学生,也撑不住的。谢老师讲课已较其他老师好多了,不经意间常做些引申,可时代思想所限,若让他当个说书先生似的老师,那是做梦。

    张斯讲的历史本身,不见得有什么出奇之处,可这种新颖的讲课方式,在这种场合,无疑很易受到欢迎。

    “1344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上天终于准备抛弃元了,他给中国带来了两个灾难,同时也给元挖了一个墓坑,并写好了墓志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他想的很周到,还为元准备了一个填土的人:朱重八…………”

    张斯越讲越顺,开始还有些生涩,到后面则有些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的意思了。为防同学们单凭语言难以理解,还不时在黑板上写下一些人物,地点,事件的名字。嗓音与面容还显得稚嫩,可抵不住渐渐的挥洒自如姿态,看的同学们入迷。

    这些高中的同学瞪大眼睛,竖着耳朵,一无动作地坐着。看着自己的同学在上面如此潇洒,心中的惊讶可想而知,同时,羡慕与崇拜也悄悄地从心底升起。年轻学生的心中,欲望不多,社会上的种种还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正当如此年纪,还有什么比渊博的学识更具魅力?

    谁不曾有过在众同窗面前大出风头的念头?

    谁不曾有过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想法?

    谁不曾有过三言两语折服诸人的欲望?

    但做到这些,需要一份才华,可是,现实生活中哪来那么多天才?

    于是,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吸引他人的目光,比如在班中嬉笑打闹,上窜下跳,如此来彰显个性。当然,这是男生的做法,女生大多会选择学习和打扮的方法。

    现在,有人做到了。

    张斯的举动,无疑做到了这点。

    高一的学生,阅历太少,无法判断他讲的是否正确,也正以为如此,反而信服的不行。大家都感觉,张斯隐藏的太深,平日不声不响,只埋头干自己的事,没想到一经发挥,竟是如此厉害。

    当然,这些羡慕崇拜,都很有限的。

    学校有学校的规矩,最大的规矩在于成绩。

    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受到的推崇,不是其它方面可比的。

    可张斯的学习成绩很差,故而成为师生眼中的边缘人物。

    说的难听点,是看不起他。

    一个软弱的人让人看不起,可以理解。

    学习成绩差,也让人看不起?

    事实就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