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课

    第四章 教课 (第2/3页)

外地人到此,最热心给他们指引的,也一定是桃源的学生。

    就连城管执法,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此时的城管总会老实一点,因为这群学生义正言辞,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他们的卑鄙粗俗,绝不会有丝毫退缩。

    关键的是,他们往往只能听着,不敢多做其它事,因为打骂一个小贩,大家只会皱眉,敢怒不敢言,若是打骂一个桃源的学生,周围人会直接上来群殴,不打的鼻青脸肿,绝不罢手。

    至于报复,千万不要想。

    学校会代学生出面,甚至是张斯亲自出马,免去学生法律上的罪责。接着,记者会记下一切的经过,公布开来,使得大众知晓。

    没人会去伤害城管,但麻烦时会不断到来。

    你妻子出去买菜,发现人家宁愿扔了也不卖给自己;你孩子在校上学,发现朋友都鄙视自己;你老爹在街边下棋打牌,发现大家总在唠唠叨叨,说自己管教无法……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切都是无人指使的,但却确实具有威力。

    这就是桃源学生的力量,他们渐渐开始变成一种象征,人们愿意保护他们。

    看到那身简洁精神的校服,大家就会由衷地欣喜与佩服。

    《桃源报》是这样评价的:“此时此刻,或许,他们在所有的学生中并不是最杰出的,并不是最聪慧的,但却是最高尚的,最有所作为的,最充满希望的……张斯给大家带来娱乐,带来知识,带来美的享受。可是,笔者认为,这些与眼前的功劳相比,都相差甚远,甚至是不值一提的……”

    当骊清看到这一切的改变时,也不得不赞叹:“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也成为她笔下的内容,化作了一篇精致的散文,为《桃源报》引来了好多的读者。

    连带之下,桃源中学的老师也备受尊敬。

    大家都夸赞他们的学问与人品,当然,有些人值得如此,有些人则是受之有愧的。脸上增光的事使大家极度自律,有些人甘之如饴,有些人则难以适应,最终受不了纷纷离校了。

    此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桃源中学的声誉高了,但工资依然没变。

    因为这是件比较复杂的事,张斯还没插手调整,他也不大懂其中的规矩,所以,一直在得别人来解决呢。

    这些离校的老师,挂着“桃源中学”的牌子,并不难找到工作。相反,他们找的相当容易,不单薪水高,工作也轻松,这些人本不配沾光的,但最终还是沾到了。

    于是,出现了一件有趣的现象。

    桃源中学声誉日隆,教师却走了一半,竟使课程无以为继了。

    在余德水的小餐馆中,几人闲坐着。

    “还胡闹么?”张相文好笑地看着张斯,倒没一点着急的意思。

    “额……这次怪我,没考虑清楚。”张斯说道。

    张相文说道:“到底还是年轻……”

    谢敏振却缓声说道:“这些都无妨,因为方才看到张老师报了一大堆简历,说是来应聘的,想招新老师,并不很难。”

    张相文点点头,说道:“学校的局面越来越好,投简历的自然也越来越多。”

    “其实,这次也算是件好事。”谢敏振说道:“那些人本就不想留在这儿,走了倒清静,位置空出来,倒好找些真才实学的。”

    余德水说道:“谢老师说的有理,你们学校的老师,是该好好换一批,不然会耽搁学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