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二春

    第二十章 第二春 (第2/3页)

坞的大片又是另一番待遇。

    尽管引进的很少,吸金能力却异常强悍,在世界其它地方攻城略地,一路势如破竹,挟着赫赫威势,一进内地市场,便如虎入羊群,横行无阻。已经有几部影片在内地的票房过亿了,其中的一部沉船灾难片,更是取得了数亿的票房,成为一个令人仰望的记录。

    内地的影坛很无奈,过亿还是一个跨不过的坎。

    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一两个异数。曾经就有人拍过几部喜剧片,获得好几亿的的成绩,观影人数非常吓人。但究其原因,却是连续上映了好几年,只要影院有空档,就把它们拿出来放映。

    所以,这种成绩很不好意拿出来炫耀。

    观众越是喜欢看,就越显出内地电影的惨淡。

    一部经典电影,能持续上映多久,又能保持新鲜多久?这是有一个度的,超过这个度,再经典也不行,何况那几部喜剧片拍的一般呢?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内地实在拿不出好东西,观众无奈之下,不得不继续看几年前的电影。

    所以《清澈时光》取得的成绩令人羡慕,甚而眼红,这可是实打实的票房,没有一丁点水分。媒体给了许多的赞誉,那些溢美之词听得刘萍都不好意思了,她连同制片方特地给剧组人员发了红包,就连张斯都得了一份。

    这点钱对于张斯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但里面包含着一份喜庆,感觉还是不错的。至于郦清就更高兴了,她不单接了红包,书也开始大卖。一些观众看了电影之后,感觉不错,便想了解一下原作,借着电影大卖的风潮,上架的书迅速被扫荡殆尽。

    《射雕英雄传》与《清澈时光》是今年最火的两本书,风靡大江南北,看过的人不知凡几,而购买的人也不在少数。尤其《射雕》,受众极广,几乎没什么年龄限制,从九岁至九十九岁都可以阅读。

    所以一位评论家说:“这个年代,若是不读《射雕》,便算不上是看过的。”

    言语有些夸张,但从中能说明《射雕》的火爆。

    《射雕》本来是排在《清澈时光》后面的,由于质量过硬,很快便追了上来。接着便是两书焦灼的战斗,轮流坐着榜首的位置,将其它一切书籍甩的老远。近段时间,两书销售已经持平,都保持在四百万左右,今年的进展空间不大了。

    以后还能继续卖出一些,但不会出现这样的热潮了。

    按照专家的分析,《射雕》的优势比较多,往后数年还会有一定的销售量,指定会比《清澈时光》超出一大截。但当时的赌约是以今年为限,再说,难道让人等到数年之后,再来判断两位作者输赢?

    以今年的数据为准,则两人堪堪持平,几万本的差距,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这种平局可能是最和平的解决方法了,谁也不用难堪,这应该是值得两方共同庆幸的事。而正当可以下判决时,电影的大卖,带动了买书的热潮。《清澈时光》发了第二春,短时间内销售了五十万本,将《射雕》甩开。

    而两本书已经疲软,《射雕》翻身的可能性为零。

    于是,媒体将赌约的事重新提了出来,问张若虚该何去何从。

    “要不,我们都装不知道,”张斯看见报纸上的内容,提议,“这样过一段时间,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