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难以平息

    第二十一章 难以平息 (第2/3页)

玩意儿,简直混蛋至极。

    他们心有不甘,便开始发文反对。

    最大的依据,便是《射雕》在南洋,香江一带的销量。透过一些报道提供的数据,《射雕》在那儿极具号召力,销售节节攀升,已接近千万之数,整整是内地的两倍。而《清澈时光》只有十几万,几十万的可怜数目,基本上谈不到知名度的问题。

    若是按总体销量,张若虚完胜无疑。

    可郦清的书迷根本不承认有这回事儿,以前的赌约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以约定成俗的习惯,内陆的排行,向来不列海外的数据。并且,南洋的数据只是报刊的推测,难以判定真假,故而不该加进来。

    话里有一半是真的,另一半则是强词夺理。

    张若虚的书迷反驳,既然没有规定,哪来的约定成俗?再有,南洋的数据不好统计,千万的数据或许有些夸大,打个折扣,八百万总有吧?实在不行,算五百万也可以,反正是赢定了。

    郦清的书迷骂张若虚胆小如鼠,敢做不敢当。

    张若虚的书迷指责郦清无理取闹,鄙夷她的书迷素质低下。

    争辩越来越激烈。

    尤其是学生聚集的地方,散发着浓烈的火药味。年轻令人充满精力,精力过剩则使人有发泄的欲望,加上学识的有限,带来了非理性的冲动,这一切让学生静不下来。

    好在郦清的读者大多是女性,张若虚的读者大多是男性,男女相隔,总还会注意些分寸。若全是男性,争论的急了,可能还会直接上演全武行呢。这种待遇,只有在那些明星身上才能看见,两人以作家的身份而首次追捧,不得不说是很了不起。

    从报刊杂志到街头巷尾,从教室学堂到工厂工地,免不了听到人们的争辩。而张若虚与郦清的名字,成了高频词汇,被人长时间的挂在嘴边。其实,这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前提是当事人不要去听别人的议论。

    因为不能过高的估计粉丝的理性与人品,对于自己偶像的对头,他们从不会吝惜诋毁与谩骂。与加在两人身上的光环相比,累累的伤痕也不在少数,若是这能发生实际的效果,两人早该被骂死了。

    而两位当事人则坐在一家精致的小店里,静静喝着咖啡。

    咖啡店是顾郁馨开的,用作文艺青年们的交流之所,张斯被她缠着,无奈之下还投了不少钱呢。随着桃源的名气增大,来旅游的不在少数,顾郁馨又是个聪颖灵活的人儿,虽只是个学生,却将店铺经营的井井有条,并且略有收益。

    店内环境很好,四壁摆满了书,烫金精装的,毛边线装的,品相极好,种类齐全,客人可随手取阅。舒缓的音乐,如小溪轻淌,听之怡然。作为老板娘的顾郁馨,则在一旁与志同道合的的人研究服饰,轻声谈论。

    有时,她们几人也会穿着古老的衣装,静坐在店里,那华丽的气度,给客人无限的惊喜。

    “穿着真漂亮,我也想试试。”

    郦清看着顾郁馨的模样,颇为意动,用手抵了低张斯,“你说,这么宽袍大袖的,怎样打扮才好看呢?”

    “有三点。”张斯竖着手指说道。

    郦清兴致勃勃,说道:“道来听听。”

    “第一点,长得好看,”张斯放下手,说道:“第二点,长的好看;第三点,随便打扮。”

    “切,废话。”郦清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