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夜爆红

    第二十三章 一夜爆红 (第2/3页)

独到之处,是这些无法比拟的。当然,即或是传统戏法,也未对意境下功夫。大家只注重了奇,没有在意美,这可能更多要归结于个人风格。看着张斯在台上唱歌,或许并不很难理解。

    她的魔术自始至终都是淡雅的,衔接的非常流畅,并不有意惹人目光。那几次变幻,无疑都是在为总体效果出力,所以尽管简单,却使得舞台上显出一种凄迷梦幻的氛围,与歌曲融为一体……”

    这在夸赞她的魔术,属于解析性的文字,为人们指出好处在哪。

    所言倒是不差,张斯之前曾看过她的表演,并不如何精彩,尽管有些难度,与别人相比,依然是小玩意。

    但经张斯这么一改,技术方面已经不重要了,这才使得她脱颖而出。

    “孙颖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对书法颇有些了解。

    今次能得张斯赏识,多赖这一技能。张斯本就是作家,又有诗人,对书法向来喜爱,见有同道中人,自然要提携一番。反倒是她之前所学的魔术,歌唱等,并不能使她得到重视。

    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技多不压身,若有机会,便努力学上几样,现时看来可能没什么用处,以后却可能发生极大影响。”

    这也是一种解析,近于戏谑,倒能惹人一笑。

    因为当日的具体情形,很少人知晓,大家难免猜测。即或有知情人出来说明,也只被当作一种参考,其它版本仍然陆陆续续被虚构出来。这其中最为人喜爱的一种,便是张斯无意中窥见了孙颖的书法,起了爱才之心,便千方百计要捧她。

    这一说法流传甚广,原因在于,大家能从中看到一个颇为传统的故事,似乎使得书本中的传奇变作了真实。这是极美的方式,读者很愿意去相信。同时,与其它故事相比,这个更能体现主角的性格,将张斯的形象勾画清楚。

    这么一来,张斯的名声自然又好上一些,倒是意外之喜。

    “小笔作内容,大笔书题目,均是一般的俊秀潇洒,可谓相得益彰。

    春晚的历史可算久远,如此的节目,倒是第一回。若说国粹,舞台上似乎只表现过京剧,而论及深入骨血的程度,书法明显要更胜一筹。这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却不好表现,张斯则找到了一个突破点,实在令人赞叹。

    看着一大一小的人,添补完文章,我的心竟莫名的感动。

    在这一表演中,孙颖似乎是一位学生,写就文字。张斯为她加上题目,可看作对她的承认,而他本人便处于师长的位置。这便像一种仪式,代表了艺术的薪火相传,要将书法一代一代传下去,以至无穷。

    深意内蕴,表现又如此隽永自然,确实难得。

    张斯作为年轻一代的‘精神导师’,做出这种举动,就更具意味了。希望少年的朋友们,能受到些触动,于这濒于灭绝的传统,生出些喜爱的心情,那真是功德无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