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张斯反攻

    第三十四章 张斯反攻 (第3/3页)

但张斯曾提及过,确属事实。倒是‘陈先生’,本是桃源中学的教师,人品低劣,个人生活有些问题。他与‘丁先生’走的近,也是许多人知晓的。

    后来由于冯老师的事,加上平日的许多错误,为了大局着想,特地将他逐出校园。说来算是桃源中学的丑闻,不过因此得了许多反省,之后未再招收这样的人,说因祸得福,也有些道理。”

    有了张相文的证明,雪伦的话已经无可争议。

    对于这位年高德劭的老人,没有什么人会去怀疑他的话。而他确实并不有意偏袒,道理说的很明晰,令人信服。

    “张斯与冯轩轩的恋情,使万千的读者震惊,却没有对桃源的人产生什么影响。

    桃源的学生,常能见着两人林荫下的小路散步,或是在图书馆内看书,最多的倒是在餐厅吃饭。两人的情态亲昵,关系并不难猜。

    有时候同学的聚会,张斯也会喊上她,却并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出现的。大家不以为意,仿佛事情就该如此。

    这一切都是自然的,没什么人会有疑惑。

    大家的的震惊,是由于带了有色的眼镜,也因为忽略了事情的过程,只被几个特殊的字眼迷住了。一个人的情爱变化,本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便像一种天意。张斯喜爱谁,又有谁能控制呢?

    再者,又何必控制呢?

    那些莫名的反对,原因是些什么?师生身份的阻隔,还是门当户对的惯性,抑或年龄匹配的俗见?我并不能想通这些,与真实的情爱相比,它们值得多少?

    我感觉大家太现实了些,也在散播这些现实的想法。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但由于不可避免的功利,已经破坏了许多美感。须知我们并不为活着而活着,总要追寻有些美丽理想的东西……”

    这是桃源学生的看法,是大家比较集中的一种意见。

    这类的文章越来越多,评价也跟着增多。这就涉及到了对冯轩轩的再次评价,可以说与之前的学生完全相反,这在无形之中,化解了杨雨薇的攻势。

    读者仍有反对的声音,但张斯的反攻起了效应,大家已经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事实就呈现在眼前,已经无可争辩,读者也相信了。只是心里人有些难于接受,对于师生的恋情,在下意识中抵触。

    这是文化的惯性,说再多的理论也无法解决。

    想改变大家的态度,只有动之以情。

    而张斯已经没有丝毫担忧,因为他藏着的一记杀手锏,已在不知不觉中散发出去,开始产生影响,读者一定会有反应的。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