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横扫学府

    第五十七章 横扫学府 (第2/3页)

,围观探看者无数。为了不影响他们的清静构思,媒体特请了保安,一路护卫,除了自己人的拍摄采访,其他人一律不得靠近。张斯诸人并不理会这些,心思全放在了演讲上,其它都交由合作的媒体人处理。

    为了扩大影响,媒体也会在适当的时间,安排他们与民众见面。

    就如他们抵达金陵时,民众欢呼,听闻几位老师废寝忘食,身体十分孱弱,于是涌现了许多热心的大嫂,精心熬制了鸡汤,提地提来给他们补充身体。张斯原不打算接见的,媒体人员却劝说,这样可以鼓舞民气。

    于是,老师们喝上了鸡汤,大嫂们也满足了心愿。

    这类事情虽属细节,但放在电视上,为万千民众看见,影响可就不同了。如此一来,顿时拉近了代表团与民众的距离,使得民众对他们的行为,也产生了认同感,纷纷支持学生支教。那股无形的压力,在学生心头发生莫大的影响。

    一群文化界的长衫先生们,成为社会的焦点,比任何明星都要走红。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堂堂正正,天下为公,又不是什么歌手明星,或是网络红人可比的了。媒体在此事上的表现,也难得地被人赞颂,获得极好的评价。

    而实际的影响,终于慢慢显现了出来。

    从他们进入第一所大学开始,精英热血的学子,陆续向学校递上申请,要求支教。一路演讲,一路背起行囊上路,越往后走,人数越多,简直汹涌澎湃,难以抵挡。等他们两个月的时光用尽,一百余所的希望小学,已经人满为患!

    清一色的精英学子,精神饱满,义气昂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要洒在这希望的土地上。课程立即被提了上来,学子们都是高素质的人才,经过了本校和秋枫书院那些老教授的把关,能力毋庸置疑。

    所以只在开始时有些手忙脚乱,磕磕绊绊,待稍稍熟悉了教课的工作,那份天资终于得以体现。课程旋转如轮,各种新奇的教育方法,从这些年轻人的脑袋里冒出来,并得以实施。记者大略地统计了一下,希望小学的课程竟比外间的学校,快了整整三分之一!

    而经过询问,学生们掌握状况良好,并无丝毫不适应的状况。

    这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一时之间,形势逆转,民众目瞪口呆。这还是希望小学的学生基础不好,老师不敢过于奔放,一直在克制着自己的速度。

    不了解始末的人,一方面惊异于希望小学的成效,一方面仍对忽然冒出的年轻教师好奇。他们不明白,当时许多人都在叹息,说张斯的梦想定会破灭的,何以这么快便出现了偏转?高等学校的学子,究竟发生了什么?

    其实很好理解,将近来的重要事件罗列一下,就明白他们何以转变了。

    首先是张斯兴办义学,轰动了一下;接着是众多教授学人的支援,使得秋枫书院有了根基,许多学子都是冲着这些人去的,想在山间教课之余,殷勤询问,修炼一下自己的功力;桃源的行动一直不曾停下,无论是组织学生授课,还是捐献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