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孤胆特工

    第二十八章 孤胆特工 (第2/3页)

多,但在公司的地位却不低。出于对张斯的怨恨,他给苏士龙出了一个主意,可以增加公司实力。

    那就是挖墙脚,里面的重点人物,就是张斯的班底。

    结果大部分人都没有被说动,威逼利诱,依然不愿离开。但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却在此时当了叛徒,此人正是张斯提携起来的李赛格!苏士龙替他赔了不少违约金,并且签到了自己的公司,已经准备好了剧本。

    苏士龙的“龙腾公司”,在华夏也颇有名声,别看他资质普通,但关系极硬,又有许多的财力支持,所以做起事来十分的方便。故而公司发展,倒还不错,内中不乏一些著名的导演与明星。

    张泽浩能脱颖而出,并非靠演技,或是名气。关键在于“投其所好”,苏士龙的喜爱的类型,他一清二楚,每每能找到令他满意的人。并且愿意在其中奔走,省了他许多麻烦,故而才被看重的。

    “龙腾公司”挖了不少人,李赛格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挺被看重。

    毕竟有两部大卖的作品,《狙击电话亭》更是直接过亿。他作为其中的主演,而且还是单扛的节奏,能不火么?仅凭这后一部作品,他已进入国内第一线行列,而且还是近段时间最红的几人之一,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多的粉丝。

    以他目前的号召力,倒能替苏士龙带来不少收益。为怕人气跌落,所以紧锣密鼓地准备剧本,先赚上一笔再说。

    “最新消息,‘文娱行者’的李赛格,已与公司解约,投到‘龙腾’旗下。经纪人亲口透露,将不再参与张斯的新片,而拍摄著名导演王川的巨作《虎啸龙吟》。

    ‘文娱’的人称,事出意外,他们也感到突兀。原以为张斯如此提拔他,李赛格自然感恩图报,在公司努力工作。却未想到,正当张斯要与人比拼的紧要关头,选择离开。这样的人,实在是品德出了问题,以后公司绝不会再招揽……”

    这条消息,仿佛一颗炸弹,轰轰鸣响。民众简直惊呆了,出现了短暂的失声,接着就是绝大的议论。他们完全不可理解,在这个时候,竟然能发生这样的事。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人心冷暖,一至于斯,娱乐圈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热闹,果然很热闹……”

    “这个节奏,看的人欲罢不能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就想问一句,不是说要与美帝干的吗,怎么搞起内讧了,这是要闹哪样啊……”

    “……”

    劲爆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民众都有些神经衰弱了。

    媒体迅速地掺入,调查其中的种种缘故,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因为李赛格近来的走红,他们也一直在关注,所以后续工作也轻松些。过了不久,经过曲折地访问,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点线索。

    “据相关人士透露,李赛格欲离开张斯,已有多时。近来有‘龙腾’的人联系,费力鼓动,这才下定决心。因为高额的赔偿金有人支付,没了后顾之忧,也就可以轻松地离开了。

    而想与张斯合作的人,比比皆是,李赛格为何偏偏想离开呢?

    经过询问,才得知‘文娱’的人,片酬都非常低。即算李赛格这样的人,实际所拿,也只是二线的钱。张斯倒是爱发红包,数目不小,但将会与影片的成败挂钩。而且公司还很小,开戏不多,前途也不甚明朗。

    李赛格曾几次向上反映,都遭到了拒绝。与别的公司开出的价码相比,‘文娱’的薪酬显得十分寒酸,他心里自然很容易判断。

    更有一条规定,令人难以接受。

    凡是‘文娱’的人,不得参加官员的酒席,不得出现在黄毒的场所,不得这样,不得那样,有一大堆的规矩。听起来,似乎挺正派的,张斯本人,也确实能做到。但其他人,则很困难,许多明星都认为这很好笑。

    因为娱乐圈本就是个混杂的地方,以上举的那些,基本无法避免。尤其一些女星,额外的收入,总要从别的地方来。并非每个人都是书香门第,或是像张斯那样,只管拍片的事,完全不必理会其它……”

    读者看完,这才恍然,原来是这么回事。不禁要叹息,钱财真是太重要了,关乎人生选择。以张斯那样的实力,依然挡不住人才外涌,看来还是讲钱来的实在点。

    至于公司那奇怪的规定,许多民众也感觉好笑,控制那么严,他们还进娱乐圈干嘛?不如再多交点学费,大家一起去大学进修好了。另外一些民众则比较赞同,认为这是娱乐圈的新气象,演员想彻底改变自己的形象,应该从这些方面做起。

    “张斯在离国之前,‘文娱’的演员,或许不是最红的,却是名声最好的。他们是娱乐圈里的异类,健康,积极,有责任感,有修养,有品位……似乎有许多的词可以形容。由此也形成了一种新的典范,整个娱乐圈都受到了影响。

    大家纷纷在学习,希望自己像他们那样,得到民众的尊敬。所以许多黑暗龌龊的事情都消失了,后来的人谈起,都称‘那段干净时期’。看来事情并非比如要朝着一个方向走,一些人总能带来新的思路……”

    ————引自《华夏八卦》杂志,第二十三期

    了解到了原因,大家的好奇心稍稍得到了满足。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张泽浩兴致挺高,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由他在背后鼓动,许多人发表了一种意见,张斯的新片,必因为缺少李赛格而失败。

    “在拍《狙击电话亭》的时候,张斯与李赛格已经出现矛盾。而张斯不改初衷,依然坚持启用对方,甚至第三部电影,依然如此,原因何在呢?

    猜测一下,其实是他离不开李赛格。

    这是电影圈常有的事,一些演员需要跟着特定的导演,才能保持其风格;一些导演,须得用些特定的演员,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张斯就是如此,他的成功,一半都要归功于李赛格,是对方的演技与才华,成就了他在电影方面的辉煌。离开了李赛格,张斯的电影,将没有什么可观的地方。尤其小成本电影,谁还愿意看呢?

    而我们知道,张斯的下一部电影,依然可能是小成本……”

    很险恶的言论,却得到了许多人的肯定。

    因为大家都不知,在一部电影里,是导演用的功多,还是演员占的份足。李赛格占着出镜头多的缘故,在这方面更具有说服力。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