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

    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 (第2/3页)

有,你能明白老夫的忧心吗?”

    “英国公,府兵中多的是将才,刘仁轨,刘仁愿两位将军皆是一时之选,还有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将军,也是骑战无双,别外还有庞孝泰、孙仁师,也是一时能将,怎么能说没有像样的将领?”

    被苏大为的话一怼,李勣噎了一下,接着是大怒:“你提的这些人,刘仁轨和刘仁愿多少岁了?契苾何力还有阿史那社尔,不说他们只识马战,与大兵团作战力有未逮,就说他们俩,也都是太宗朝留下来的,多少岁数了?

    庞孝泰、孙仁师,两人主要是指挥水师,老夫且问你,大唐的疆域,需要水师作战的地方有多少?”

    这一下,轮到苏大为吃憋了。

    愣了一下,他道:“还有裴行俭,还有薛仁贵,这两人可不算太宗朝的,而且用兵也不错。”

    “哼,裴行俭师承苏定方,还算凑合,但是裴行俭有一个毛病?”

    “什么?”

    “太慢。”

    这话一说,苏大为立刻就懂了。

    太慢的意识,就是用兵太慢。

    不如苏定方那样的效率。

    李勣冷笑两声:“我们大唐开国,为何以那么点人口,能打垮那么多敌人,就是因为用兵快,灭国快,这样方能不误农时,不伤根本,以战养战。

    战事拖得越久,对国内的消耗就越大。

    这样难以持久,如何能维持住大唐的疆土。

    裴行俭可为方面之才,但他的用兵,不如苏定方远矣。”

    “那薛仁贵……”

    苏大为不提薛仁贵还好,一提薛仁贵,李勣顿时恼了:“薛仁贵用兵只知一味勇猛,变化不足,若是顺风还好,若是遇到比他强的,那是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最多只能任前锋猛将。”

    这话苏大为顿时不服,想要反驳,可是话到嘴边,转念想想,李勣这眼睛,还真毒。

    虽然说后世把薛仁贵吹得天上地下,但是看薛仁贵的战绩,可以算是一流将领,但距离苏定方这样的神级选手,确实还差得很远。

    而后来在大非川兵败之事,完全印证了李勣此时的评价。

    苏大为其实还想说说自己麾下娄师德、王孝杰等人不错。

    黑齿常之和沙吒相如,十多年后,也可以成为大唐的中流砥柱。

    不过现在这些人的位置都还太低,如果把他们推出来,只怕李勣会认为自己强辞夺理了。

    于是闭嘴。

    李勣见他似乎是认输了,哼了哼,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你觉得老夫为何要浪费这么多唇舌?只因为,老夫遍观唐军,未来可能继承苏定方位置的人,唯你苏大为耳。”

    “咳咳咳~”

    苏大为忍不住大声咳嗽起来。

    “大总管,你莫要折煞我了。”

    “军中哪一份战报我没看过?哪一位将领我不熟悉?”

    李勣手指在桌面敲了敲:“这些战绩里,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将领,只有你至今未尝一败,而且,把握住了我大唐用兵的精髓,一脉相承。”

    苏大为被李勣说得都快要不好意思了。

    心想这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该不会是想玩捧杀吧。

    一时不敢随便乱开口。

    只听李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