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海内存知己

    第四十二章 海内存知己 (第2/3页)

尸体做解剖看来没戏。

    苏大为也不好强求。

    只能点点头:“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就现有的条件,来做勘察了。”

    整个现场勘察连带着尸体的体表检查,总共也就一个时辰结束。

    结论并不复杂。

    崔家院子并没有外人来过的痕迹。

    屋里的东西也都正常。

    唯一不正常的,只有那个炉子,燃烧的东西。

    死者生前究竟在烧什么,这或许会是一条线索。

    钱八指蹲在那里掏了半天炉子,还是有收获的。

    在那堆黑灰里,发现一些没烧完全的零碎残页。

    不过上面都是黑糊一片,得拿回衙门里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看看能否复原。

    此外,就是崔涣的尸体。

    首先要确定死者是本人,而不是别人假冒的。

    尸体外表烧焦了,但还能验牙口。

    通过牙齿辩认,是崔涣无误。

    另外关于死法,因为不能做解剖,只验看体表的话,死者有着明显被烧死的特征。

    至于为何不挣扎,现场也没有火烧的痕迹,则是另一个疑问了。

    把所记录之事,给周娘子看过无误后,让她在卷宗上画押,一份案情记录便完成了。

    “我们先回衙门,稍后会有越王府的人来帮着收殓后事,若有事可以到长安县衙门找我,案情若有进展,我们会再通知。”

    “是。”

    ……

    苏大为没有随钱八指回长安县衙,而是向他交代了一声,转去了大理寺。

    在大理寺,他没找寺卿裴廉,而是找了程道之,将今天的案子与他细说了一下,让他将两案的卷宗放在一起,看看有没有相似的线索。

    目前来看,都是在自家死恨。

    没有外人进入的痕迹。

    死状都十分蹊跷。

    一个是溺毙。

    一个看起来是烧死。

    而现场都没有水火之灾的痕迹。

    崔涣那个案子,还要再确定一下,屋内是否第一现场,还是在外面烧死被人运进来,还有炉中烧的究竟是何物。

    这些需要时间去验证。

    至于高阳公主的案子,南九郎已经去城外泾河去查证,看高阳公主鼻中找到的植物,是否是河中的浮萍植物。

    这一点确认,就要再验证犯案现场的问题。

    若房屋里真的是第一现场。

    苏大为就要慎重考虑李仙宗所提到的“巫蛊”之事。

    当然,这些还是后话,先把前期工作按程序排查,尽可能搜集更多的线索,才能说后面。

    大理寺这里,他也没呆多久。

    把案情交代后,立刻出了大理寺,转备转去一旁的都察寺。

    出来的时候,他看到不少差役和官吏在进进出出的忙碌。

    不是公务,而在搬家。

    许多卷宗资料都被打包,整车整车的装备整齐。

    这些都是历年来的公文和案卷,还有许多资料文书。

    都是宝贵的文献资料。

    都要分门别类放好,用马车运去大明宫。

    李治已经发过话,这里的东西,在下个月都要搬过去。

    在这边办公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长安县和万年县衙门倒是原样不动。

    要搬的只是三省六部。

    新建的大明宫,会成为此后大唐帝国的心脏。

    先后会有十七位大唐皇帝在此处理朝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