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刘记茶肆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章 刘记茶肆 (第1/3页)

六月江南,骄阳似火。吴郡苏州城地处太湖之滨,气候素来温清宜人,如今也被热浪席卷,道路行人皆挥汗如雨。

    一日辰时,北城门外早已车马喧嘶,人来人往。

    城门两侧,各式小卖摊点一字排开,形形**大小字号,纷然悬挂不齐。

    人头攒动之间,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常。

    “阿要脱壳......绿豆...汤......哦!”

    “正宗阿七婆冰糖莲子!”

    “新鲜出哟......焐熟藕呀......”

    距北城门西侧四五十步开外,一棵古槐老树耸然而立。老槐盘根错节,枝繁叶茂,亭亭如伞盖。

    枝头悬挂一条黄布幡子,上书“刘记沱茶”四字。

    树荫底下,一块青翠巨石形如弯月,赫然横陈。石面平滑如镜,摆满了茶具茶水。

    巨石周匝,摆了七八张的竹桌,桌旁设三四十个竹墩,此时已坐满了茶客。树荫将茶肆全然遮蔽,于茶肆中坐,凉风阵阵,清爽无比。

    茶客们一边喝茶,一边闲话,眼看烈日之下,熙熙攘攘的行人摩肩接踵,汗流浃背,更显得自己自在悠闲。

    茶肆南侧不显眼处,有一茶桌坐了两位客人,一个是虬髯老汉,一个是少年公子,看似主仆。二人神色漠然,也不跟身旁茶客答话,默默品茶,原来却是虬髯刺客和公主。二人自江都一路辗转南下,深居简出,躲避朝廷追捕。数月前潜至苏州,于城中里坊找个静僻处安顿下来,足不出户,待外间追捕风声稍过,才出来走动。

    这一日,来到“刘记”茶肆小坐。二人乔装改扮,虬髯刺客不肯将胡须刮去,只把胡须染成灰白色,扮作一个老仆从,公主则作少年富家公子打扮,为掩容色,将脸涂成黄色,手执折扇,俨然一个翩翩美少年。她肤色本来极白,经此化妆,旁人绝难看出竟原是个绝色女子。

    这茶肆主人乃是一个驼背老者,因他长年只卖云南沱茶,别无二味,城里人但知其姓,不知其名,便都叫他“沱茶伯”。日子长了,索性直呼他“驼伯”。

    驼伯本来身材干瘦,驼了背,形状便似一根弯折了的竹竿,看上去更显得瘦骨嶙峋,老态龙钟。只见他弓着背,手提一个大铁壶,慢吞吞走来走去,不时为客人添加茶水。

    肆中便有几个好事者闲话,说起苏州城里近日发生的一个案子。

    “唉,当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诸位茶兄,你们可知近来这苏州城内出了件咄咄怪事,委实令人费解。”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干瘦男子,啜了几口茶,一拍茶桌,便先开了腔。

    “哦,却是甚么怪事?使得这位老兄如此感叹,说来听听,也好助助茶兴。”便有一个好事者伸过头来,张口探问。

    “事出不远,说来话长。却在前日的大白天里,这苏州城内的首富,赵府赵老爷家竟遭了盗贼,轰动全城。本来民宅失窃之事,却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可奇怪的是,那赵府可是深宅大院,守备森严,狼虎家丁多如牛毛,那盗贼竟于白昼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去了,真是汪洋大盗。”

    旁边一个茶客听了,大不以为然,嗤之以鼻,道:

    “有何稀奇,天底下的盗贼,哪有不偷富家而入穷宅的?所谓劫富济贫,正是这个理。若不光顾深宅大院,还叫汪洋大盗么?”

    干瘦男子不紧不慢,突然抬高了声音,话锋一转,说道:

    “哎呀,话虽这么说,可是这位茶兄,有一事你就不知道了,那赵府家中所藏金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