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第十回 (第2/3页)

爷”不就是刘通么?刘通他怎么了? 难道是祸不单行?

    这话,留待明日自有分晓。

    二百一十回

    思子心痛刘通命赴黄泉路复仇急切英雄挥刀却两难

    上一回说到:昭文因看见书架上摆着的金麒麟,他睹物思人,想起了昭武,不禁泣泪纵横。昭文正在以袖拭泪,这时候老家人周全突然跑了进来,他一见昭文两眼通红,一脸哀伤的样子,他以为昭文已经知道了老爷的凶信,所以他的话只说了半截,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口。

    昭文一见周全这副样子,便已经猜出了八九分,他忙又追问了一句:“家父他怎么了?”

    周全顿了一下,然后低声说道:“老爷他……他已经归西了。”

    昭文一听,这还用哭吗?已经都哭成这样了,哭不出来了!他马上招呼家人备轿,匆匆赶回家中。

    有人说了:这回昭武怎么不急了?他骑马该多好啊!

    这事,还得分是什么事。前一回是家事当中的急事,所以是越简约、越快捷越好;而这次是回去奔丧,你若过于狼狈,就难免被同僚们耻笑。所以说官宦贵族们虚伪就在这,无论遇上天大的事,都得显得临危不乱、遇事不慌、四平八稳、一步三摇总之是得冠冕堂皇,这才显得有地位、有身价。

    还有人问了:刘通不是好好的么?怎么这么快说死就死了?

    这话,您是问对了,我老瞎子也正想给大家细说一下原委。

    其实事情很简单,三个月前,刘通他从黑白阿汉口中得知昭武被害的消息,失子心痛,刘通他开始茶饭不香,到后来竟一病不起。

    昭文得知,忙从宫中请了最好的御医前来诊治。

    这御医替刘通把了脉,说道:“刘大人心经瘀阻,气脉不和,乃属劳心内乱之象,须得调养一时,便可无事。”

    昭文一听,也认为是父亲伤心过度所致,等过了这阵子自然就会好的,所以他特意嘱咐家人,要多给父亲调剂营养,悉心照料。

    可那时候谁也不知道,刘通得的是冠心病,是心脏病的一种,这种病发作起来有时心口就会痛,家人们都以为大老爷心痛,那是思子心切,伤心所致,所以只顾劝慰、调剂茶饭,以为这样,大老爷就会逐渐好起来。

    现在说话,那时候不像现在,有各种的医疗仪器,而且也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像心血管搭桥、支架等对于心血管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可在那个年代,中医诊病靠的是四诊合参,以察脉象为主。御医说刘通心经瘀阻,拿现在话说就是冠状动脉梗塞症,血不养心,加之悲郁伤气,故而气脉不和,所以到后来刘通最终死于心衰气竭。

    有人说了:刘通当时的病就连御医都没看出来,你老瞎子怎么知道这么多?

    这事巧了!前不久我有个老友刚刚过世,在此之前我老瞎子曾去医院探望过他,从医生那里打听得一些病情病历,这回正好都扣在了刘通的身上,也不知合适不合适?

    言归正传。话说昭文在大堂设下灵位,陈尸三天,大办丧事,其间也少不了朝中的文武官员来祭。因为刘通乃是前朝遗老,又与朝中的闵丞相连亲,所以这件事都惊动了皇上,光武帝刘秀亲赐白蟒袍为棺衣,以示尊重。

    就这样,昭文和闵丞相精心布置的剿匪计划就暂时搁浅。昭文因见父亲不在,刘府的大宅就无人支撑门户,于是就干脆将其解散,凡是亲属,统统都接到自己的宅院中来,其余的丫鬟佣人,有愿意走的,给她们发放银两,令其安生,无处投靠的,招入府中增其家用,惟独老家人周全,昭文将其视若尊长,派他做了府中的管家。

    这故事说到这,老家人周全如何就成了昭文府中的管家就有了着落,可这故事远还没有结束,因为这恶人习人寿不死,尖刀帮不除,我老瞎子也心有不甘!

    这一回咱再说说黑白阿汉。现在的黑白阿汉当然是暂居在了昭文的府中,这两位复仇心切,眼看刚一等到消息,又赶上刘老爷抱病而亡。昭文忙完了丧事,按照惯例还要守孝百日,等到了百日期满,这两个汉子实在坐不住了,便找到昭文,请求快些发兵,早日除掉尖刀帮,为昭武和白公公报仇。

    其实昭文的心里头比黑白阿汉还急呢!昭武是自己的亲兄弟,又正值英年,加之父亲也因为劳伤过度而暴死家中,昭文能不急吗?他恨不得现在就出兵剿了尖刀帮的老巢,连同平远镖局这个黑窝也一块端了。昭文一想:不行,如果不顾一切地冒然出手,不但可能会达不到目的,甚至还可能会得不偿失。所以他先好言相劝了黑白阿汉一番,之后又去找岳父闵丞相商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