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5【绢衣】

    0085【绢衣】 (第3/3页)

获,对朱国祥说:“今后再补一些,吾将其编为《元璋农书》。”

    “一定补上,等玉米收获,一并送去兴元府。”朱国祥道。

    陆提学忽然问:“元璋真不懂经义与辞章?”

    朱国祥说:“七窍通了六窍。”

    “哈哈哈哈!”陆提学被逗得大笑。

    陆提学带着众人,踱步到江边去吹风,望着山水美景,不禁感叹:“这西乡县,不愧为秦岭小江南。”

    “可惜山太多。”向知县来一句。

    西乡县的气候,非常适合居住和农耕,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唯一的缺点,就是山多,能种稻麦的地方太少。而且主要耕种区,聚集在县城周边,上白村和大明村都属于穷乡僻壤。

    接下来好几天,陆提学都在游山玩水。

    这位老兄都五十岁了,爬坡上坎健步如飞,把一众士子搞得苦不堪言。

    听说即将回县里,所有人都欢呼雀跃。

    临行之前,陆提学问白宗望:“这几日承蒙招待,令郎在洋州求学?”

    白宗望连忙回答:“犬子名叫白崇彦,字隽才,曾经中过举人。”

    陆提学点头表示记住了,白宗望大喜,这几天的伺候终于没有白费。

    父子俩终究还是决定送礼,朱国祥捧着湖笔说:“家贫无所有,聊赠一支笔。”

    陆提学也没当回事,只让随从收下。

    他对朱铭说:“成功少年博学,才华横溢。切记努力向学,莫要伤仲永。”

    “承蒙提学训诫。”朱铭作揖道。

    众人移步登船,士子们纷纷抱拳告别,他们已经彻底服气。经文也罢,诗词也好,这做不得假,更何况朱铭还帮忙点评文章,让好几个士子受益匪浅。

    这些都是本县读书人的代表,他们各自回家之后,朱铭的才学必定传遍全县。

    望着船队远去,白大郎一声感慨:“总算走了,这提学使真难伺候。”

    白宗望说:“你过来。”

    白大郎连忙凑近,随即“啊”的一声痛呼:“爹,你打俺作甚?”

    白宗望怒道:“提学使再难伺候,俺也巴不得多留他几日。这可是学官,利州路就数他最大。他在咱家住得越久,对你三弟就越有好处!”

    “俺……俺知道了。”白大郎捂着额头,表情有些委屈。

    白宗望又对父子俩说:“这些天,多谢两位相公帮衬,否则还真难把学官伺候好。”

    “应该的。”父子俩说。

    白宗望问道:“元璋兄与沈娘子的婚事,不如让俺来帮忙操办?”

    朱国祥说:“不必,摆几桌就是了。”

    却说陆提学回到县城,又住了一日,这才折道返回洋州去。

    他过了湍急险要的黄金峡后,在船上拿出毛笔写文章,终于想起父子俩送的湖笔。也没当回事儿,润开了便写,一下笔就感觉不对劲。

    这是支羊毛笔,对书法造诣要求颇高。

    反复书写研究之后,陆提学不禁笑出声来:“这大朱小朱,竟还藏着好货送礼,我不帮忙都说不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