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既来之则安之

    第十九章 既来之则安之 (第3/3页)

    小百里村外来户沈家三房的小闺女沈云夕,因为排行老七,所以倒是时常都忘了她的大名,反而唤她七夕或者夕儿,倒是与她前世的名字相同。

    说是外来,但是沈家也在小百里村住了有几十年了,老沈头沈远德在这里娶妻生子,又在这里儿孙满堂。

    沈家地方很小,许是当年老沈头也没想到日后子孙会这样多,所以当初房子起得并不大,只有正房三间带着东西厢房,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

    其实若是个普通的农家,这样的房子也尽是够用了,可显然不适用于沈家这样的情况。

    房子少人多的结果就是,正房是老两口带着还没成亲的小女儿和老四老五两个儿子住,沈惠君是大姑娘了,眼瞅着就要说亲出门子,自己住了一间,老四老五哥俩一间。

    东厢房当初是大房住着,左边的两间大屋是大房的,中间是共用的厨房,两口灶,右边偏小的两间本来该给后来成亲的住,但于氏说人多屋子不够住,还说沈敬博是长房长孙,这眼看着要说亲,到时候岂不是还得现挪腾,就硬是六口人占着整个东厢房不让出来。

    至于西厢房,大的两间房自是给了先成亲的二房,夫妻俩带着一儿两女倒也将巴够住,就只剩下三房,八口人住在西厢房小的两间里。

    屋子实在太小也太少,不够分,可儿女都渐渐大了,沈承厚就想着要上山找些木头,打个隔板出来,把一个屋子给隔开,可一来是家里活儿没断过,一直没倒出功夫来,二来,他也实在觉得不好下手,这么小的屋子,再一间隔,那更是窄巴了。

    此刻七夕就跟小弟一起随着爹娘睡一个屋。

    想起知道自己的大名是沈云夕的时候,唯一感谢老爷子的就是,虽然是生在农家,可当家的老爷子曾经念过书,连带着下头几个孩子多少也都是识字的,也因此沈家孩子的名字跟这村里的孩子还是有些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