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九江

    解锁九江 (第2/3页)

:“玉成啊,我想有劳你率本部兵马由梅家洲过江,到江北黄梅那里戳清妖一下。控制住那里将对我们以后的战局将大有帮助啊!”

    我让陈玉成到江北打通黄梅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因为鲍超走后黄梅那里确实是守备空虚,而黄梅本身战略位置又是十分重要,是湖北的西大门,总理那里防务的是鲍超的上司、刚刚升任江宁将军的都兴阿,我知道陈玉成对付他是绰绰有余;另一方面九江救援战已接近尾声,我料定城下的湘军已是强弩之末,最后一仗十有八九是一场大胜,如果这场大胜由我自己亲自完成那必将大大提升我在太平军中的威信,说白了就是不让陈玉成这小子抢功。

    陈玉成稍加思索便答应下来,还一直称我英明有远见,估计他是早有入鄂打算或是真心不计较私利;陈玉成去江北必能起到极大牵制作用,那我这边就更容易了。

    陈玉成走后,剩下的就是面对九江城下负隅顽抗的湘军了;但我不主张马上进攻,因为现在城下尚有三四万湘军精锐,若是硬拼的话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我想坐等湘军撤退时抓住机会进行堵截,重点围歼一个到两个军,力求歼灭有生。

    于是我的主力军队继续向西推进,已经可以直面湘军悍将李续宾的军营了。我没有马上进攻,而是广泛派探子四处搜集情报,寻找最好的出击机会。

    鲍超与胡林翼的关系在湘军将领中是人人皆知的,鲍超的擅自回撤从侧面也传达出了武昌城现在的危急,这在湘军内部逐渐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回援武昌;身在湖南的曾国藩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开始授意部分前线将领做回援武汉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对九江的围攻已是形同虚设。

    终于到第三天,江上的彭、杨湘军水师做出了回撤的决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之前征调的太平军水师胡鼎文部即将赶来,他们不愿在此时此地交战;另一部分原因即是来自武昌那边的压力。

    而进兵黄梅的陈玉成也造成了围攻九江湘军的震动。

    随着水师的撤围,陈玉成进兵黄梅;湘军陆师也开始放弃进攻逐步撤围了,主力向武昌方向回撤,还有几个营奉命到江北抵御陈玉成部,留在城下的只剩下与我对垒的李续宾部一万余人。

    此时李续宾却是不愿意撤走,毕竟这次攻打九江的战役由他发起,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他不愿就这么放弃。“大人,快撤兵吧,再不走我们就危险了!”一位副将对他说道。

    李续宾还在犹豫,说道:“就这么撤围甚是可惜,那些捻匪甚是可恶,好端端的来我们这里坏我们好事!九江的林酋也是可恨!可恨!”

    “大人,现在真是攻之不克,围而不继,只有撤兵才是上策啊!”又一名副将劝道。

    “哼!那帮胆小鬼,叫捻匪一吓就急得跑回去增援了;老子可不能像他们一样,老子临走也要先打一仗,灭灭这些发匪的气焰,让他们知道老子早晚有一日要回来取他们狗命!”李续宾咬牙切齿道,“我军大部撤退,那林酋一定正在城里庆幸,我们可趁其不备袭击他一下,定能取胜!”很快他就决定再战。

    此时的李续宾部已在我的全面监控之下,本想趁他们准备撤军是来个突然袭击,却不想这个顽固的家伙竟然一点撤兵的打算都没有;我只得联系九江城内的林启荣,让他保持警惕;林启荣也答应与我配合内外夹击。

    这天晚上探子突然来报对面李续宾的军营动态异常,他正整军向九江城方向集结,准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