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精卫林荫识异人

    第四十九章 精卫林荫识异人 (第2/3页)

计,则一锭纹银足矣!若尚需供养老幼,则两锭纹银既可。”

    精卫说道:“修建禹王庙乃劳民伤财之举,大人何不罢工?”

    郑乙辛怔了一下,起身离座边走边说道:“为官则当上承天命,下安民心。你乃女流,不解此事因由尚可理解!”

    说着,郑乙辛来到精卫身边,以手向外一指说道:“本官若欲罢工,得先问问门外这些民工百姓是否答应?这些民工并非本官征召,皆自愿而来,他们在此劳作,除吃些米粮外分文不取。本官已命总管将他们登记造册,累计工费,待工程完竣,定将银两发放下去。”

    郑乙辛一席话说得精卫暗自惭愧,猛抬头看见桌案后方有一个用蓝布蒙着的高大东西。

    精卫正在观看之际,郑乙辛走过去掀起蒙布说道:“这就是已经铸好的大禹神像!只是因国库无黄金可派,只能以铜身示人。本官正在民间征集善捐,为大禹神像镏一层金。”

    精卫上前仔细看了看,见塑的是一个红脸大汉,他脚踏黄龙,剑眉倒竖,左手紧握龙角,右手高举神斧,一派豪壮之气!精卫见塑像上大禹的面容果然与自己梦中所见一般无二,只是在塑像中更显出大禹的刚毅和神威。精卫看了塑像,心中不由从对大禹的暗恨转为敬佩。

    精卫转身来到桌案前,将包裹放在桌上对郑乙辛说道:“知府大人,其实小女今日并非为求抚恤而来,今日到此是想与大人结些善缘。”

    说罢,精卫将包裹内的布包打开。

    郑乙辛定睛一看,喜不自禁。他看了看左右两个布包,然后指着翡翠宝玉说道:“这个请民女收回,本官不收!”

    精卫不解道:“大人因何不收?”

    郑乙辛道:“此次善捐,只为建禹王庙所需,凡与修建禹王庙无关之财物本官一律不收。”接着,郑乙辛又指着金条说道:“这个,本官也只收一半。”

    精卫更加不解,问道:“大人又是何意?”

    郑乙辛说道:“本官收受民间善捐,凡有耳环成双者,只收一只。若是戒指头簪之类,一只一概不收,若有两只,只收一只。”

    精卫眨着眼睛,望着郑乙辛,脸上仍是写满了疑惑。

    郑乙辛微笑了一下说道:“黄河连年水患,百姓流离失所,贫者居多,所谓富者,也只不过存留了一些金银细软。因此,本官在收受善捐之时,更当谨慎处之,使百姓不可因善捐而致困。”

    精卫听了郑乙辛的话,更被这个慈眉善目的知府所折服。心说:品德如此高尚之人,言行必正!他如此推崇大禹,那么大禹的品行必在此人之上。

    于是,精卫坚持地说道:“小女家中尚有金条,因小女体力有限,故此只带了一半,望大人全部收下!”

    郑乙辛注视着精卫,有些犹豫地说道:“这等说法本官倒是初次遇见,可本官亦不能坏了规矩!”

    精卫迅速拿起一根金条收在袖中说道:“大人不必为难,小女子留下一根在身上,相信有这根金条在手,足够小女子一生所需。”

    郑乙辛笑着点点头道:“如此说来,本官只好破例收下!不过,本官还有一个规矩,凡来本府出捐,必须登记在册,否者——”

    精卫接过话道:“实不相瞒,小女本是大禹的表妹,因洪水之故,亲眷分离已多年不见。今日欲求大人指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