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鹰徽部队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四章 鹰徽部队 (第1/3页)

    拉发装置的小型化并非太大的难题,既然基地能够研制出打火机,就能制造更小的转轮机械。小型的拉发装置很快试制出来,巴根台把拉发装置安装在圆形木制手柄内,拉火绳由木柄一端穿出。

    在手柄的另一端安装战斗部,战斗部外壳由陶瓷制作,内装基地配置的强力黑*火*药。一旦爆炸,陶瓷破片杀伤半径在3米左右。这原始手榴弹,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神器一般的存在,3、50米距离内,没人能逃的过这种爆炸。

    宋金军队,都有所谓的万人敌,陶瓷瓦罐装黑*火*药,点燃导火索以后投掷爆炸伤人。但是这种东西必须有火种点燃导火索,使用不便。而且因为威力火药过小,装药量非常大,一个万人敌都在20斤以上,根本无法用于野战,只能用于城市防御,从城头往城下投掷。

    而特种部队的手榴弹重量2斤4两,拉索即投,一般士兵都可以投掷到50步以外,特种兵投掷都在70步以上,无论什么样的重甲大盾都无法防御。

    但是这种原始的单兵手榴弹也有很大问题,首先是转轮发火率只能达到80%,这意味着投哑弹的几率不小,而且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再一个问题是由于工艺原因,他无法安装现代手榴弹上使用的延迟药柱,这使手榴弹拉火以后全靠里面的导火索延时,大约只有2-3秒左右。这意味着投掷者拉火即投,稍微愣神就会在自己手里爆炸,非常危险。巴根台一时也想不出解决办法,只能加强训练。

    尽管并不理想,但是特种兵总算有了一种中距离攻击的强大装备,对付这个时代的战场威胁足够了。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加工设备,车床,钻床,磨床,铣床,等等,想批量生产绝无可能,这些武器只能勉强装备特种部队。

    尤其是没有能拉螺纹的镗床,手榴弹尾炳上的螺纹问题不能解决,就没有合适的尾炳盖子紧密保护拉火绳。在800年以后最简单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却要了亲命。巴根台只能设计了一款脚踏车床,类似脚踏缝纫机。这种车床能车内外螺纹,虽然车出的螺纹差强人意,成品率不高,但是好歹算是解决了问题。

    在近战武器上,巴根台定的是蒙古弯刀和多功能军用短刀,毕竟这是蒙古人最趁手的武器。基地精钢打造的刀具,加上先进的热处理技术,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坚铁利兵。

    在没有机械锻锤的时代,钢材的锻打全靠手工,装备上这点钢都是靠工匠的血汗出来的。尤其是在单兵防御装备上,巴根台伤透了脑筋。在他的概念里,必须在50步的距离内防住重箭攻击,还要轻便不累赘。为了减轻重量,他设计的铠甲不能是锅炉,而是基地精钢打造的头盔,胸背甲,两档甲,钢底牛皮陆战靴和胫甲。

    问题是他的铠甲都是钣金铠,锻造这样整片钢甲要是全靠手工,一个铁匠一个月也出不来一副甲。所以,机械锻锤设备是必须的。

    锻锤工作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