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蒲松龄《聊斋行乐图》

    第四百三十八章 蒲松龄《聊斋行乐图》 (第3/3页)

手,随着他的动作,两个相貌出众的靓丽女子,端着两个覆盖着红色绸布的托盘小心的走了上来。

    示意两女把东西放下后,王海涛挥手让她们退下去了。

    “刘兄弟打开看看!”

    看着王海涛脸上的笑容,刘东自然明白了托盘里面的是什么东西。而且,这也是此次刘东出手所应得的报酬,所以他也不需要什么客气。伸手就把左侧托盘上的红色绸布掀开了。

    很快,一幅长度近五十公分,直径将近十公分的粗大卷轴出现在刘东的眼中。

    看到它刘东眼前一亮,尽管还没看到卷轴中的内容,但单是从这卷轴的装裱中就能看出这是老装,最起码也有上百年的年头了。而且,不论是书法,还是绘画,这么粗的卷轴,不用看也知道这又是一幅鸿篇巨作。

    而且,王海涛既然拿这东西请他出手,自然也不可能是凡品!

    想到这些后,刘东迫不及待的打开卷轴,随即一幅纸本设色的工笔画出现在刘东的眼中。不过跟以往刘东经常见到的山水花鸟画,人物画不同,这幅画卷中所描绘的大部分是鬼怪妖魔,当然也不乏书生、古装女子,像这样的以神怪为主题的画卷,主要盛行于唐代以前,比如刘东手中的《五行二十八宿真形图》,以及大名鼎鼎的《八十七神仙卷》等等。

    到了唐代以后,画坛的主流已经不是描绘神仙和帝王宫廷生活,山水画和文人画成为时代新宠,特别是宋代,山水画界诞生了南北二宗,出现了范宽、李成、荆浩和董源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家。到了明清时代,山水画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代表,唐寅、仇英、沈周、董其昌、四王、四僧是其中的代表。

    而到了近现代,山水花鸟画、文人画,甚至世俗画为画坛主流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很少有人再去描绘以仙神鬼怪为主题的画卷,更何况还是这么大的篇幅。

    带着好奇心,刘东继续往下翻,很快他就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在这幅神怪画轴中,居然大部分的主角,都是相貌姣好的狐仙。

    提到狐仙,几乎所有中国人脑海中都会蹦出两个字‘聊斋’,提到聊斋就不能不想到蒲松龄,想到蒲松龄,任何精通书画鉴定的人,就不能不想到那幅大名鼎鼎,现在已经不见踪迹的《聊斋行了图》!

    一想到这个,刘东激动的心情再也压抑不住。刚才一直没用的舍利元光立即发动,果然从眼前画卷上喷薄而出的浓郁白光,以及芥子空间中的鉴定结果验证了刘东的猜测。

    根据史载,?蒲松龄生前十分重视《聊斋志异》手稿,其好友、清代文学名士王士祯曾许以500两黄金欲购手稿而未得。蒲松龄还为此立下家规:“余生平恶笔一切遗稿不许阅诸他人。”其后世也立下“长支传书,次支传画”的誓约。于是,手稿由长子蒲若一支世代传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