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唇亡齿寒

    第一百三十七章 唇亡齿寒 (第2/3页)

物色有见识的人才。后来,他听说司马徽在襄阳很有名声,便去拜访他,并问他对当今天下大势的看法。司马微说:‘平庸的书生文士怎么会认清天下大势?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是杰出人物。这里的卧龙和凤雏,才是这样的杰出人物。’”

    “你这是在说我不懂‘识时务而为俊杰’?”

    “我想孙堂主是明白人。”

    “我觉得你可怜!”

    “我怎么可怜?”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什么意思?”黄二狗虽然有点墨水,但不精。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发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噢,你在说我不自量力?”

    “哼!”

    “你不怕说大话闪到舌头?”

    “不是吗?”

    看着孙进把自己的修为提到天境B级:“啧啧……”

    ……

    “一个小小的天境B级武者,竟敢在我面前放肆!”

    孙进听到这个声音以后也是一惊,随后就见一个“一身银灰金寿纱外套,内里一身月白锦袍,腰间缀着他最常带的透雕绶带鸟穿花纹玉佩,就差玉冠高束墨发,站在桂花树下长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