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撑死胆大的】

    020【撑死胆大的】 (第2/3页)

把自己都套进去了,他现在也是进退两难吧,只能捏着鼻子继续死撑。”

    90年代的中国野蛮而荒诞,即便是在国外纵横捭阖、无往不利的资本家,贸然进入中国市场也多半会被带跑偏。

    就拿黄公子来说,他本来只想收购那些有潜力的国企,结果地方政府各种忽悠、各种打包甩卖——

    你要买啤酒厂?好啊,干脆再搭一个电缆厂和肥皂厂吧。

    你只买10家企业?我们市一共有50家企业,要不你全拿走吧。

    很多时候,黄公子都是在饭桌上喝着酒,稀里糊涂就答应了收购方案,他连自己收购的企业有多少债务都不清楚。

    玩资本也没这么玩的,非常危险。

    若非收购国企时会附赠地皮,黄公子肯定要搞砸,说不定血本无归都有可能。

    张洪波道:“能具体说一说危害吗?”

    “没必要,而且牵扯太广,说了也没有任何作用。”宋维扬笑着摇头。

    虽然在黄公子的运作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但也有一些比较正面的意义。首先,他是吸纳外国股民的钱玩资本游戏,帮着许多国内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其次,他让中国真正见识到什么叫资本运作,为今后的国企大规模改制提供了参考样本。最后,他给中国无数商人上了一课,帮助中国人迅速的快乐成长。

    宋维扬对黄公子再熟悉不过,因为此君是MBA课程里的常客,他在中国的收购案例被后来者分析了无数次。

    黄公子还带来了一个非常意外的影响,他在中国的成功,让无数国外财团眼红难耐。于是外资在接下来两年疯狂入侵,将许多国产知名品牌扼杀在摇篮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民间都开始警觉起来,社会舆论迅速倒向民族主义,最终在1995年吹响了民族品牌大反攻的号角。

    那种狂热程度,犹如在进行一场商业领域的抗战。

    “说起黄公子,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在《中国工商时报》看到的一篇文章,”宋维扬担忧地说,“据记者调查,沿海各省的数千家合资企业,有一半以上都存在账面亏损。外资通过转移利润、虚列开支等方式,侵蚀中方利益,逃避国家税收,有的企业连续亏损七八年,规模却越亏越大。相比而言,黄公子其实很可爱了,他为了增强美国股民的信心,不但不会搞账面亏损,反而要把财务报表做得更漂亮。”

    “合资企业亏损确实是个大问题,相信中央很快就要严查这种现象。”张洪波说。

    两人一通胡扯,话题越来越敏感,但大家都认为很正常。

    甚至高瑜还用笔全记下来,打算整理之后放进报道中。摸着石头过河嘛,谁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于是就喜欢展开全民大讨论。比如现在热捧黄公子的很多,但狂踩黄公子的也不少,双方在报纸上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