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文化人郑学红】

    646【文化人郑学红】 (第2/3页)

喜丰的实权二号人物。

    前一任喜丰COO,是郑学红提拔的嫡系,现在已经潜逃到国外不敢回来。这小子持有价值300多万元的喜丰股票,每年的年薪也有80万,居然贪心不足,拿钱给小舅子开公司,暗地里玩虚假招标吃供货差价。

    吃一点也就算了,他那小舅子也是贪心,居然给喜丰供应有问题的纸质饮料包装瓶!

    去年,喜丰有4个批次的饮料,被抽检出有害物质超标。虽然被疯狂砸钱公关摁了下来,但杨信却气得浑身发抖,一直追查到喜丰集团COO名下。

    因为涉及到郑学红的一号嫡系,杨信让郑学红自己解决。

    郑学红感觉自己的脸都被丢光了,直接选择报警,让司法机关介入调查。那个COO得到消息提前跑路,其股票也被喜丰收回,现在不知躲在哪个国家过日子。但他小舅子没跑掉,案件正在审理当中,进班房吃牢饭是肯定的。

    其实那COO也是被小舅子坑了,他顶多也就利用职务之便,“自己”开公司给喜丰供货。而且吃得也不多,因为吃太多会引起注意,每年也就百来万的额外收入。他哪想到自己的小舅子那么有才华,质量不合格的东西都敢卖!

    小舅子也很憋屈啊,喜丰的很多款饮料都是免检产品,谁知道会遇上市场随机抽检?按理说,抽检也不会抽喜丰的免检产品,但架不住官方突然搞“质量万里行”活动啊。

    因为这件事,半隐退状态的郑学红,终于彻底退休了,只保留了董事会职务。在主动辞职之前,他还高薪聘请了一批纪检退休干部,专门用来监督喜丰集团的内部贪腐情况。

    陈桃就是这样当上喜丰总裁兼COO的,她走马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开展轰轰烈烈的公司反腐行动。到目前为止,喜丰的各级干部,已经有4人被移交司法机关,另有19人受到内部处理。

    “思想起天波府疼儿的老娘!愤恨奸臣才出家,五台庙内削去发;不愿在朝陪王驾,脱去蟒袍换袈裟……”

    舞台上,正上演着经典川剧剧目《五台会兄》,台下郑学红摇头晃脑,一边无声跟唱,一边扣着节拍。

    这是个老城区的临河大茶馆,而且还是清代古建筑,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初是因为连续遭遇数年洪灾,本地乡绅集资修建的河神庙,正殿祭祀着河神老爷,外边则搭建有专业的戏台,可供乡民平时看戏娱乐。

    民国时期还是一大片古建筑,但后来修公路、除四旧给拆了大半,庙东石壁上刻有焕章将军的题字“还我河山”。改革开放之后,这里变成了一个大茶馆,是喝茶看戏的好去处,正门牌匾则是赵紧爷的题字“西南第一茶馆”。

    现在连市人民电影院都倒闭了,更何况是传统茶馆?

    此处已经冷清闲置多年,偶尔有一些文化团体来搞活动,剩下的时间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市里还得不断的财政拨款来维护。

    郑学红在完全退休之后,就把这里承包下来。每个月的租金很便宜,只要5000块钱就搞定,但郑学红必须负责把这栋古建筑照顾好,也算能为市里节省下一笔开支。

    大茶馆又重新开张了,而且郑学红还请来川剧团驻演,逢年过节甚至还会请来省城的名角。

    但客人少得可怜,因为这里太偏了,属于老城区的边缘地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