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飘然抽身

    第一百四十二章 飘然抽身 (第2/3页)

    袁天罡仰天大笑,洒脱说:“生老病死,此乃天理常规,人生无常,然而依然只是自然之象,慕容千雪难道是还看不通吗?”

    慕容千雪始终是不一般的人,强挤出笑脸说:“天机老人责怪得好!慕容千雪获益良多了。”

    徐朗点了点头,冲口而出,引用了宋代大家苏轼的名句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天机老人言之有理。”

    袁天罡目露吃惊的神色,和慕容千雪一起看了他好一会后,才赞叹说:“徐朗比老朽看得更透彻。”顿了顿续说:“王世充这人还有点气运,在世民称王前,徐朗最重要忍让一点,避免与他正面对垒,那老朽就安心了。”

    徐朗打从真心现出敬意,袁天罡可说是隋末时期最具明见的人了。然而也只有他徐朗才真正明白这宗师级人物洞识天机的智慧。无怪乎他的人格魅力影响那么深远,广及权力斗争和学术文明的不同层面。

    袁天罡仰望茫茫雪夜,盘算不语。

    慕容千雪轻声说:“天机老人啊!我们这样制造一条金甲麒麟出来,是不是有点像在骗老天爷呢?”

    袁天罡按耐不住大笑说:“确是有点取巧!然而天命已明,隋室的救星恰好是由徐朗一手扶植出来的世民。眼下各地诸侯固然还有点威望,则是轻浮无度,只懂互相攻讦,未来一旦世民大权在握,各地诸侯灭亡之日,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徐朗吃惊地说:“归根到底天机老人怎么会却一点不为己国的命运忧虑呢?”

    袁天罡谈笑自如说:“河北义军只是老朽出身之地,老朽放眼则是一统后的天下。豺狼当道,一旦想到他老朽就心里面有气了。”

    慕容千雪接入说:“天机老人和慕容千雪都有同一看法,就是只有天下归于一主,人民才过得和平安乐的时间。不过一旦想起就怕世民往后不如历史所说的那样,再不如眼下的知人善任,俯察下情了。”

    徐朗按耐不住外泄天机说:“只有等一千七百多年后三权分立的制度出现后,形势才能够整个好转过来。”

    袁天罡浅笑着说:“徐朗常有骇人之语,盖因你不是常人也。要不然我这乖女儿就不会对你执迷不悟了。”

    天机老人往不见星月,只见雪花的天空,语带苍凉说:“夜了!我亦须早点休息,明天我就动身往河北义军去。”

    徐朗与慕容千雪对望一眼,都明白这贯通天地运行、命理的大师,晓得自己阳寿将尽。

    这一次是他们最终一次相聚了。

    第二天徐朗、杞慕容千雪等将袁天罡送出城外,陪他走了十多里,才依依道别。

    袁天罡仰天大笑,领着百多兵丁,在罗成的一千将士护翼下,洒然走了。

    两个月后,隋帝的祭天仪式如期举行。隋帝和李世民一行如期来到洛阳的郊外。他们按照实现计划好的安排,随着众人来到了金甲麒麟的埋伏点。

    秦琼凝望迷雾锁江的延水,彻底看不到对岸的场面,推了他一下说:“来了!”

    徐朗本来什么都看不到,给他提点,溜目四顾,果然发现河水不知给什么搅动,竟开始滚腾起来,煞有气势。

    近岸的人也开始发觉异样的形势,突然吃一惊。

    台上王世充等人人吃惊不已,不明因此地都朝河水看过去。

    站在较后的群众陆续翘足观看。

    李世民朗读祭文的声音渐被哄吼人声盖过。

    蓦地九头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巨兽从水里冒出近半丈,才猛地拍回水面,溅起漫空水花,浓雾都像给拍散了。

    徐朗、秦琼二人没想到慕容千雪会到这一招,其生动处比之以前初演时的那只怪物,这九只金甲麒麟看上去更象是古代的祥兽麒麟。徐朗心里暗自为慕容千雪这一改动暗暗叫好,没想到他将他往后用于和敌军打仗的金甲麒麟改头换面成祥兽。真的是妙不可言!

    “是麒麟!是麒麟!”

    岸边群众和台上的将领大臣都为之瞪目结舌。哗声四起。更加有甚者直接双腿一跪,向这九头“神兽”顶礼膜拜。徐朗随即也给镇住了,没想到这一回金甲麒麟的亮相居然有那么玄妙的效果。

    “不会吧?原来远古传说的麒麟居然是这个样子的?我居然是麒麟的创造者?”

    事实上也怪不得余下人等会将金甲麒麟当作是麒麟。那是由于古书上记载历朝历代凡是每当改朝换代有隋室的救星出来的时候都会有麒麟这类祥兽的出现。

    翻看史书,周公旦、文王、汉高祖出世之时无不是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天下之类的天生异象。

    再加之世民自从进入隋室以来身孚众望,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隋室的救星,又加上连年的军阀乱战,百姓大约苦于连年战争久已,大家又没有人亲眼看到过真正的麒麟是怎么的,因此今天看到这金甲麒麟就误以为是祥兽出现,自然顶礼膜拜。

    众卫还是心神不定,立刻拥在李世民身旁,更加有人拔刀弯弓。

    李世民也意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奇佳的效果,随即因利乘便大声叫住,喊说:“水出神物,不得妄动,违令者斩。大家还不快快跪下供奉祥兽!”

    昭义侯裴元庆等肯定制止诸卫,免得“出现惨剧”。河水又平静下去。

    十多万君民,人人鸦雀无声,呆瞪湖面。

    呼地疾呼连起,只见在浓雾深处,九只见首不见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