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泪洒朱仙镇
114、泪洒朱仙镇 (第1/3页)
岳家军,郾城比拼“骑兵阵”后,又奏颖昌凯歌,再奏朱仙镇大捷。
朱仙镇,位于汴梁(河南开封)开封县,县城西南部40华里处。
即,朱仙镇,黄河以南城镇。其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同为四大商埠重镇。
岳飞大胜朱仙镇后,驻防朱仙镇,准备乘胜追击,再度收复东京汴梁。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十八日,皇帝赵构下达军令:
“传旨岳飞,火速退兵!”
朱仙镇,正准备剑锋直指东京的岳飞,收到勒令班师回朝的圣旨,如何肯依从?!
岳飞,好不容易才连胜金军主力数战。若是顺势收回黄河以南国土,胜利在望,岂会轻易班师?况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而,岳飞再度断然抗拒,皇帝赵构的军令。
主和的秦桧,本来就担心岳飞不从。因为,刘锜顺昌奏捷后,就曾经传旨岳飞,停止前进。岳飞,还不是依然挺进北伐?
于是,传旨三天后,宰相兼枢密使的秦桧,以枢密院名义,竟然在一日内,连续重复传旨十二次,即连传十二道金牌,严令岳飞收兵。
所谓金牌,就是用木牌,朱漆黄金字。使者举牌疾驰而过,车马行人见之,都得让路。一天要走五百里,用它传送最紧急的军令、诏令。
即,勒令岳家军班师回鄂州;主帅岳飞,赴临安觐见皇帝。
其实,第一道圣旨,是“金牌传令”。后面的十几道,可视为“等同”。
——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道金牌诏传岳飞”说。
————————————————
与此同时,为了bi迫岳飞退兵,早在十二道金牌发出之时,朝廷已经发出一串军令。
命,身处前线的张俊、王德、刘锜等部,退兵江南。张俊等人,皆俯首听命。
同时,西边的吴家军,正与完颜撒离喝,处于胶着状态。而且,东边的韩世忠,以重兵围攻海州,也对中原战场鞭长莫及。广大的中原大地,只有一支孤军,岳家军。
十二道金牌,传令岳飞收兵!岳飞就算再牛,也无以抵抗“十二道皇命”。
岳飞,扼腕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长叹之余,岳飞不得不审时度势。
若一意孤行,岳家军就必须以一支孤军,面对整个金国的军事主力。岳家军虽牛,也还没有牛到,一支孤军,无视“四面金歌”,无视朝廷掣肘。
即使,岳飞冒天下之大不韪,硬要跟金国主力火拼。火拼之后,只能是两败俱伤。这时候,若朝廷再以岳飞抗旨的罪名,发动大军问罪岳飞。那么,强弩之末的岳家军,必定束手待毙。因而,此时岳家军的一举一动,都决定着将来的天下局势。
主帅岳飞,不得不谨慎从事。对战场局势,极为敏感的岳飞,当即就感觉到了危险,深知处境十分尴尬。他面东,朝行宫临安的方向再拜说:
“臣十年之力,毁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
——这,不仅是岳飞之大慨叹,也是南宋历史之巨叹!
岳飞大叹之余,不得已,只能召开高级将领军事会议。部将们,一致认为,只有班师,才能拯救岳家军。
当晚,岳飞夜宿荒野孤村,与部将们相对而坐。久久沉默不语后,突然发问:“天下,竟如何?”
其他人,不敢回答岳飞的发问。唯独岳飞的嫡系张宪,回答到:“在相公处置尔。”
即,张宪回答说:何去何从,在于岳太尉你自己,如何抉择而已。
这是一句,含义复杂的话。也可以理解为,拥兵自立。
岳飞,当然不会踏出这一步!也从来没打算,踏出这一步。一直以来,他只是想收复失地,还我河山。建立千秋功业,然后仿效“商山四皓”,隐居山野。
因为,吴央曾经临摹了一幅《商山四皓》图,送与他。指明了,她对他的最后期望:卸甲归隐,颐养天年。
岳飞,没有回答张宪,如此涵义多维的话语,而是突然起立,大声命令:
“传令大军,班师回朝。”
岳飞,终究作出了,他这一生中,最最痛心疾首的决定。
因为,岳飞身上,肩负着中原百姓,最后的希望哪!
岳飞的命令,严重影响了岳家军的士气。令行禁止的岳家军,居然队形不整,战旗东倒西歪。岳飞心如刀割,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撤军之时,岳飞悲愤填膺,肝胆欲裂。他顿足捶胸,向着将士们,绝望地悲啸:“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最后,拔剑指天,仰天长叹:“岂非天乎?”即,仰天长叹:这难道是天意吗?
岳飞退兵,使中原百姓大失所望。许多当地百姓拦在岳飞马前哭诉:“我们顶着香盆,运送粮草,支援朝廷大军,金人知道得一清二楚。岳家军一旦撤军,你让我们怎么办呢?”
岳飞是中原人,面对家乡父老的质问,十分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默默含泪,并拿出了朝廷的十二道诏书,给家乡父老看。哽咽说道:“朝廷有诏,我不能擅自留在中原。”一时间,哭声遍野,岳飞挥泪而去。
至此,岳飞对赵构和朝廷彻底死心。回到鄂州大本营之后,什么事情都没做。只是一心一意,请求解除军职。
————————————————
岳飞离开中原后,完颜兀术卷土重来。岳飞刚刚收复的河南之地,重新落入金人之手。
每当仰望苍穹,兀术才会觉得自己的渺小和卑微。眼中每每浮现出一个身影,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一袭白袍,一杆银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