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心急

    166 心急 (第2/3页)

就让人捎信来,说近日募集到赈灾的钱了,圣上的脾气终于好了一些,前些日子是他疑神疑鬼的缘故。

    顾若离松了口气,却又奇怪圣上是怎么募集到赈灾的钱。

    老夫还以为你会来找我呢。吴孝之摇着扇子站在同安堂门口,打量着,这就是太子爷给你的回礼啊。

    顾若离笑着从里头迎出来,道:是,他这算是雪中送炭,拿钱哄走了我的两位邻居,将相连的三间铺子都送给我了。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你就心安理得的收着,毕竟一个儿子可不值这点银子。吴孝之哈哈一笑,神神秘秘的拉着顾若离道,我和你说,你不是让我派人盯着那位柳夫人吗。

    她颔首,问道:怎么样,有异样吗。

    她没有,但是她身边的小丫头有。每隔七八日她身边的一个婢女就会去一趟荣王府,你猜她去见谁?吴孝之卖着关子,可不等顾若离说话,他又道,算了,让你猜这些没难度。她是去见梅世子妃了,不对,应该是荣王府的大奶奶。

    这称呼还真是怪。

    顾若离已经猜到了,不过,让她惊讶的是梅氏居然是这样的人。

    她想做什么,帮着赵政报仇,所以在暗中用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还是说,她打算让她去给沈橙玉接生最后出了个差错,得罪了太子坏了他和赵勋的兄弟情,抑或是,让她里外不是人连着太后和沐恩侯府一起得罪了?

    还真是让人惊讶。

    还有件事。吴孝之笑着道,颜大奶奶身边的那个丫头找到了。不过,是在通惠河边找到的,脸都肿的快烂了。

    连翘吗,顾若离愕然:谁杀的她?

    这可就不知道了。不过,你当时不是说颜大奶奶是有人下毒而亡的吗,想必是指使那丫头下毒的人要灭口吧。吴孝之摇着扇子,女人家的事可真是麻烦,老夫想想就头疼。

    她也查过,崔婧文出事的那天,连翘曾去见过梅氏,在崔婧文来同安堂钱她才回来。

    事情怎么会这么巧。

    难道

    顾若离想到这里眉头便蹙了起来。

    想什么呢。吴孝之拿扇子敲了她的脑袋,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

    她却是若有所思的道:先生,我听说圣上募集了赈灾款,从哪里募集来的,荣王府有没有以赵正卿的名义捐钱?

    捐了啊。不过一个叫青禾帮的捐的最多,一百万两白银。吴孝之笑着道,赵正卿留下来的几处铺子和一个并着捐了五十万两。以及扬州的几大盐商也捐了一些,统共有四百多万两的白银,应付赈灾是足够了。

    青禾帮?顾若离挑眉道:先生确定是青禾帮?

    吴孝之颔首:自然,老夫瞧过捐献的名单。圣上为了表彰这些商人,还准备中秋节时在宫中摆宴,招待这些富商呢。

    霍繁篓到底在不在青禾帮呢?如果他们帮会里的人要来京中,他会不会也来呢。

    顾若离顿了顿,重说起赵政的事:他捐了五十万两,谁帮着经手的,圣上如何说?

    荣王妃不是四处打点嘛。吴孝之道,想用这五十万两令圣上消气,可圣上钱是收了,却是一句荣王府值得嘉奖,让人将荣王爷请去宫里喝了杯茶,就没下文了。

    荣王妃花了这么多钱却没有办成事,她肯定还会想别的办法。

    此事先生和七爷说了吗。她问道,吴孝之白了她一眼,当然要说的,事无巨细老夫都汇报的,昨儿信就送出去了。

    顾若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先生,您说荣王妃这样打点却救不回来人,她接下来会怎么做?她原是不放在心上的,可是梅念茹居然让太子的妾在太子耳边扇风来害她,这件事就不得不让她深思了,可见她们不但想救回赵政,还想法设法的报仇。

    既是报仇,就不可能一次就了了的。

    必然还有接下来的动作。

    老夫也在想这件事。吴孝之背着手来回的走,觉得和顾若离聊朝政感觉很不错,她不懂但是一点就透,而且眼界也很广,这事儿别人办不了,太子求情都没有用,只有从圣上这边下手,让圣上改变主意。既钱不行,那就只有人了

    送美人?这个时候也来不及了,而且,圣上也并非贪色的人,他后宫也有几位妃嫔,可他却从来不去,只是养着罢了。

    顾若离总觉得她漏掉了什么,这会儿怎么也想不起来。

    老夫觉得,接下来他们怕是要从皇后娘娘这边入手。吴孝之想到了什么,看着她道,若是他的话没有说完,顾若离已经道,其实,他们怕的,是赵正卿去了关外后被七爷迫害丢了性命吧,如果赵正卿回不来,那么七爷回来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除了赵勋,虎贲营的人也不敢动赵政啊。

    最重要,当初圣上可是说了,赵勋凯旋归来时就是赵政回来的时候。

    聪明!吴孝之来回的走,也不对啊,他们能用什么人,荣王妃那点粗浅的打点根本无济于事。有什么法子能把将军从关外弄回来。额森还没抓到呢。

    顾若离指了指自己:办法多的是,比如我死了或者是皇后娘娘甚至荣王爷太后荣王府不敢动,他们还要依仗太后照拂。

    皇后娘娘她们动不了,手伸不了那么长。

    那么就只剩下她了,她是赵勋的未婚妻,如果她死了呢,赵勋应该会回来吧。

    在外人眼中,当初赵勋为了定她可是废了不少功夫,至少是用心也很看重的,她死了赵勋肯定会回来。

    有道理。吴孝之点着头,从今儿开始,老夫多派些人跟着你,让他们无处下手。

    顾若离没有反对,又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让老夫想想,让老夫想想。吴孝之跟蜜蜂似的来回的走,拿扇子瞧着脑袋。

    荣王妃气的摔了一个茶盅,怒着和梅氏以及汪道全道:我费了那么多银子,居然就换那个老不死去喝杯茶,什么茶这么精贵!

    圣上这是有意为之。汪道全劝着道,奴婢觉得这个法子走不通,除非除非有办法,让圣上不得不召世子爷回来。

    荣王妃揉着额头,气的太阳穴跳着疼:能有什么法子,正卿以往经营的人脉根本就不敢大动,这节骨眼上我亦不能将能用的人都用了,免得以后等他回来就无人可用了。

    上次陷害赵勋谋反时就损兵折将了,这回一定谨慎才行。

    荣王妃打点时,梅氏就不以为然,料到她做这些都是无用功,可是不让她去做她一定不会死心,就当花了钱买个教训好了,顿了顿她道:娘,汪公公说的对,既然这个法子行不通,那我们就只能再想办法。

    荣王妃摆了摆手,梅氏聪明虽聪明,可到底是没什么心思的,她摆了摆手,道:你回去歇着吧,这事儿我再仔细琢磨琢磨。眼前见夏天就要过了,要是不回来这冬天在关外可怎么过。

    梅氏就没有接着说,起身行了礼,道:那我先回去了。话落,起身出了暖阁的门。

    静安这些日子在做什么。梅氏扶了韩妈妈的手,就听对方道,同安堂扩大了两个铺子,她正忙着这事儿,还有,每隔半个月,都会去宫里给太后请脉。

    生意是越做越大了啊,梅氏道:瞧着沈夫人这回是真伤了元气,病歪歪的躺在家里,一点精神头都没有。她还以为,沈橙玉多少要做点什么呢,不成想她还真是规规矩矩的养病。

    如今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