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停薪留职

    第21章:停薪留职 (第2/3页)

便捞个不管事的副经理养老也是不错,可自己才20多岁,这样下去岂不白白误了自己的大好青春。

    可自己想干事,不见得就有事情可做,辞职吧也不舍得。正好当时有个停薪留职的说法,就是保留职位,不发工资,也不用上班。于是,龙丹去跟自己的对象商量了商量,毅然递交了停薪留职的报告,做了商业系统第一批停薪留职的人员。谁知道,这一去就是多年,直到自己被通知下岗,去领取下岗的一次性买断补助,龙丹再也没有回到公司上班。

    龙丹停职后,立马就在繁华的商业批发一条街租了一个门头,三间房子每月租金75元,租借合同十年。此时,也有两个同时停薪留职的小伙子愿意跟着龙丹一块做。龙丹正好缺人,就商量好每人每月的工资按200元计算。然后,去工商局办了个体营业执照,又请人做了个“龙丹百货副食批发部”的牌匾,选了个良辰吉日,放了挂鞭炮,开张起来。

    放完鞭炮,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三人相视而对,不禁笑了起来。龙丹的批发部是开张了,鞭炮也放了,可笑的是,到目前为止,一两存货也没有,也可以说什么都没有。龙丹的两个手下忙问:“经理,咱开张了,卖什么啊?”龙丹倒是不急,说道:“别担心,咱是三间房子,一间做我们的办公室,那两间就做仓库,我从副食品公司赊来了一车货,一会就送过来,我们不求利润,先有货卖着,招揽点人气,其他的我再想办法”。果然,不大一会,副食品公司的业务人员就送来了一车不怎么好卖的白酒,龙丹的两个手下帮忙卸车,一切整理妥当,开始批发起白酒来。

    几天后,龙丹怀揣着货款,来到了景阳县酒厂。景阳县酒厂是私人酒厂,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民营企业。生产的酒叫“三碗不过岗”由于是新兴牌子,虽然酒质很好,但不很畅销。龙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了这个牌子的酒,就动了心思。

    龙丹跟景阳县酒厂的厂长,几经讨价还价,最后敲定了价格,并签订了购销合同。合同规定,龙丹的销量不低于每月一车,也就是1万两千瓶。龙丹是鲁中市总经销,其他任何人不能再鲁中市经销者种牌子的酒。几天后,龙丹拉着满满一车“三碗不过岗”牌子的酒,回到了自己的批发部。

    为了促销,龙丹又购置了一辆二手的柴油三轮车,实行送货上门。购买满1000瓶的货主,可先赊欠,月底付清。这一措施一实行,满满一车12000瓶的酒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月底回款80%,龙丹足足赚了1万多元。龙丹又立马去了趟景阳县酒厂,支付了一车的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