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未必是我吃亏

    第585章 未必是我吃亏 (第2/3页)

先看看再说……”

    瞄了两眼,他又回头笑道:“贝叶,有喜欢的东西吗?”

    “这个我不懂,你自己挑选好了。”贝叶微笑道。

    王观略微点头,然后招呼道:“那边有玉石珠宝,我们过去看看。”

    说话之间,他拉着贝叶来到角落的琉璃柜台,只见其中摆放了不少玉雕物件,有玉山子、玉锁、玉环、玉杯、玉扳指等等。

    不过,东西是多了,却有些良莠不齐。有些玉器应该是现代大师作品,表相精致美观;有些却是古玉,土沁锈痕斑驳,模样自然不太好看。

    高德全和郝宝来也有眼力,看见人家小两口凑在一起,也识趣的不过去打扰,反而在另外一头观赏其它物品。

    “这枚玉锁怎么样?”

    与此同时,王观指了指柜台中的一枚精致玉器笑道:“看起来挺不错的,拿回去再让人在锁上铭刻永结同心四字,也可以作为传家之宝了。”

    当然,这是甜言蜜语而已,他能够传家的宝物太多了,这枚小小的玉锁,根本排不上号。不过贝叶倒是蛮喜欢这种精巧的玩意,不时让他讲解其中的雕刻工艺及玉料品质。

    王观一一评点,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大师之所以称为大师,出手肯定不凡,每件玉雕作品都各有特色,无论是造型还是立意,都有自己独到之处。另外也不可否认,用新玉雕琢出来的玉器,外表确实十分鲜亮美观,自有华美的神韵。

    相比之下,古玉除了雕工以外,卖相确实差了好几条街,也难怪价格上不去了。

    好比同样是玉扳指,但是现代玉雕的作品却把扳指经过镂空处理,尽管肯定没有多少的实用价值了,不过贵在十分精致玲珑,是很好的观赏器物。

    至于古代的玉扳指,那就……

    “嗯?”

    就在这时,王观无意中一瞥,在看见一枚古玉扳指之后,他的心里忽然有种莫名的感觉。也就是这种感觉让他下意识的伸手探进柜台之中,轻轻把那枚物件拿了出来。

    仔细打量,王观发现这枚古玉扳指造型有些特殊,与一般的圆桶状造型不同,这枚扳指是坡形状的。把东西平放起来,从侧面观看像是梯形,一边高一边低。

    不过,王观却十分清楚,这种造型的扳指,才是汉族的典型物件。

    或许提到扳指,一般人都觉得那是满清的独有物件。其实那是很可笑的说法,实际上早在商代、春秋战国时期,扳指就十分流行了。

    只是那个时期,扳指不叫扳指,而是叫韘,与射箭的射字同音。说白了,这东西本身就是用来射箭的,是一种护手的工具,保护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

    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在中原地区,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而蒙古族和满族一般使用圆柱体的桶形扳指。

    满清入关之后,这种桶形扳指,逐渐取代了坡形扳指,成为了新的标准。不过由于八旗子弟的不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