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授课赠书

    三十三、授课赠书 (第2/3页)

年正式定稿汇总,由武英殿刻版,前后将近二十年时间。

    “由于编修《四库全书》时大量销毁查禁不利于清朝通知的书籍,总数达到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与四库所收书大体相同,而且收入四库的许多古籍经过篡改,所以编修《四库全书》可谓是利弊参半,而其中最大的利就是这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什么这么说?前清乾隆年间是传统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在国学方面也是一个顶峰,包括经学、小学、史学、诗词等等方面都取得卓越成绩。

    “什么是国学?我个人观点就是在欧风美雨侵袭华夏之前中国人的普遍生活方式,当然这种生活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而这些东西几乎全都记载在当时的书籍当中。而在欧风美雨侵袭华夏文明的前夕,由最高统治者汇集全国最优秀的学者对有史以来的书籍进行最大规模的整理,将整理结果用心撰写修改出来再加以汇编而成的一本书,你们觉得它会是一本普通的目录学著作么?”

    江水源顿时觉得眼界为之一开。

    韩老先生啜了一口茶水之后继续说道:“第二个问题,这本书由谁撰写汇编成书。一般出版社会依照前清惯例标成‘永瑢、纪昀主编’,永瑢是谁呢?是乾隆帝的第六个儿子、多罗质亲王、充四库全书馆总裁,就像是《晋书》挂名唐太宗皇帝、宋辽金三史挂名元丞相脱脱一样,都是牵头挂名不干实事的主儿。真正干事的纪昀倒算一个,此外还包括陆费墀、戴震、邵晋涵、翁方纲、王念孙、姚鼐、周永年、法式善等著名学术大师,由他们考订撰写、审核把关的提要,水平自然迥出普通书籍之上。所以江藩在《国朝汉学师承记》中称赞道:‘大而经史子集,以及医卜词曲之类,其评论抉奥阐幽,词明理正,识力在王仲宝(即王俭,南朝齐文学家、目录学家)、阮孝绪(南朝梁目录学家)之上。’

    “第三个问题,……”

    随着韩老先生的描述,江水源突然感觉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自己面前徐徐展开,原先觉得枯燥乏味的历史、学术竟然如此精彩,它们不再是课本上单调的年代、事件、名词、意义,也不再是延年益寿的乏味工具,而是一种全新的趣味、一种充满冒险的探究、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时刻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皇帝的儿子牵头挂名搞文化工程?戴震、邵晋涵是谁,翁方纲、王念孙是谁,王仲宝、阮孝绪又是谁?《国朝汉学师承记》又是怎样的一本书?

    “所以从其丰富内容上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仅仅是一本登峰造极的目录学著作,更是乾嘉以前三四千年的学术史,里面涵盖学者生平、版本知识、学科门类、各派优劣、治学方法等等诸多方面,值得后学者仔细琢磨寻味。”最后韩老先生如是总结道,然后掏出怀表看看时间:“啊呀,古人是下笔不能自休,我这是张嘴就不知自止,七扯八扯,居然一下子就过去了将近两个钟头,耽误二位的宝贵时间,让你们听我这个老头子在这里胡说八道,真是抱歉之至!”

    江水源感觉他只是说了一会儿而已,完全没想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徐阿姨和江水源一样意犹未尽:“每次听韩老先生讲课之前都觉得自己还不错,至少比常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