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揭幕战(上)

    五十七、揭幕战(上) (第2/3页)

‘仓廪实而知礼节’,大家一般首先会想到它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源自《管子》的《牧民篇》,原文作‘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司马迁在《史记》中引用了这句话并稍加改动,变成了我们熟知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众所周知,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誉为‘法家先驱’。法家与儒家之间的深仇大恨应该不用我多说吧?法家与儒家之间的笔墨官司应该也不用我多说?关于礼义名节与生死荣辱的争论更是汗牛充栋史不绝书。尽管司马把‘则’字改成‘而’字,削弱了‘仓廪实’与‘知礼节’之间的因果关系,但里面仍然有很多文章可以做。这是其一!”

    陈荻猛拍一下大腿:“对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可是宋明理学家的经典名言!”

    江水源接着说道:“我知道大家担心的另一个原因是德国马教主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有一套严密的论证体系,近代以来得到很多人认同。如果是普通辩论赛,咱们遇到这个辩题确实有点棘手,可现在咱们这是国学论难,严禁使用西方哲学术语,如此一来马教主的结论就变成了好看却不能吃的毒果,稍一触碰便会被罚下场。而咱们可以放心大胆任意引用先秦以来儒家辩驳法家的言论,不用担心触犯禁律。这是其二。”

    屋里气氛瞬间活了过来,大家纷纷点头:“正是、正是!”

    “经江学弟这么一说,我特么才发现马教主的结论哪是什么有力佐证,分明就是带蜜的**嘛!”

    “不能引用马教主的结论,等于是废了她们一条胳膊!”

    江水源又道:“‘仓廪实而知礼节’是正方的观点,那咱们反方的观点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仓廪实’与‘知礼节’没有必然联系。为了论证这一点,咱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仓廪不实也可以知礼节,一个是仓廪实也未必知礼节。纵览中国数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来是乱世多,治世少;为富不仁多,富而好礼少。想要从中找去这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咱们的观点,简直易如反掌。这是其三。”

    傅寿璋接口说道:“江部长说得有道理!如果‘仓廪实’就可以‘知礼节’,那么文景之治后应该人人都是守礼君子,个个都是忠臣良相,王朝长治久安,国家长盛不衰才对。事实上呢?两千年间有数不尽的奸臣逆贼,说不完的兴亡更替。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仓廪实’与‘知礼节’根本就没有太大干系!”

    江水源表示赞同:“根据《史记》记载,‘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