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江水源的第一部书稿

    五、江水源的第一部书稿 (第2/3页)

时候爱掉书袋,年纪大了还忍不住要冒酸水,也不怕胃酸过多!”陈明夷一脸愤愤,随即又苦口婆心地劝道,“江小友,你可千万别学他!你说咱们都是大老爷们,有理说理,没理就动拳头。像那个老家伙一样,天天就知道在那里上嘴皮碰下嘴皮,占点嘴上便宜,有什么意思?”

    韩先汝懒得和陈明夷计较,直接问江水源道:“你不是说写了点东西吗?拿来我看看。”

    江水源赶紧恭敬地把书稿递了过去。

    他写的这本《国学论难史话》足足有三十万字,光是打印的A4就用了两三百页,韩先汝接过去的时候感觉手里一沉:“哟呵,分量不轻啊!看来是个大部头,那我得抽空慢慢看,一时半会儿可给不了你什么意见。不过你可以先说说写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

    江水源答道:“今年春天二三月间的时候,我随欣盈师姐来拜访您,您曾指点过我,说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困惑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写本书,恰好那时候全府国学论难选拔赛开赛在即,我一方面对国学的内容有种云遮雾罩的感觉,一方面又要应付比赛,就想着能不能写点东西来理清自己的思路,同时为比赛提供足够的知识支撑。这是动笔的根本原因。

    “可是该写点什么内容呢?为了备战每年一度的国学论难比赛,国学讲谈社前辈殚精竭虑,几乎搜罗了市面上所有能见到的有关国学论难的书籍。就我目力所及,其中绝大多数是介绍辩论技巧的,也有少部分解释比赛规则的,但还没有一本书能从历史角度来讲述四十多年来国学论难的发展历程,以及围绕赛事发生的精彩故事。所以我就想从这个角度入手,厘清国学论难的演变脉络,让自己和其他人对国学论难赛事的发展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于是就有了您现在手里的这部书稿。”

    “啊呀,江小友年纪轻轻就开始写书了?真是了不起!”陈明夷忍不住惊讶出声,但同时不忘贬损韩先汝:“不过你可不能像这个老家伙一样,动不动就之乎者也冒酸水,以后连媳妇都找不到!”

    “像江小友这样要才学有才学、要相貌有相貌的青年才俊,什么年代都不愁找不到媳妇。就算找不到媳妇,老头子我不是还有孙女吗?现在这年头,像你们家孙子那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动不动就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才真是找不到媳妇!”韩先汝说话一点都不留情面,然后对江水源说道:“你写的这部书稿一是为了自己解惑,二是为了别人解惑,而且能注意到发前人之未能发、言前人之未能言,在立意上已经很是不俗。那你在写书过程中有什么感觉?”

    江水源略略沉吟:“要说感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书到用处方恨少。动笔之前感觉自己读的书很多,等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这也不知道、那也不清楚,到处动手动脚找东西,偏偏找又找不到,急得抓耳挠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