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个故事

    五、一个故事 (第2/3页)

我当年那样?”

    葛钧天摇摇头:“比你当年疯狂多了!在媒体大肆鼓吹下,很多人仿佛看到一条成功捷径,觉得搞数学研究投入少、风险低、回报大,只需要买几本书、一沓纸,下班回家坐在书桌前挠挠头、抽抽烟就行了。一旦哪天灵光闪现,就可以天下闻名,教授、院士等头衔唾手可得。好处是那几年数学系招生非常火爆,录取分数一度超过法学、医学,也确实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黄同媛有些疑惑:“瞧你这么说,数学热还有不少坏处喽?”

    “那是自然!”葛钧天笃定地回答道,“数学热那会儿,搞永动机、水变油、相对论等高科技的民科们一个个都转行了,张口闭口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冰雹猜想。巅峰时期,经世大学数学系每天能接到几十封关于成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信件,为此系里还专门印制了一批信纸,上面写着‘尊敬的某某先生,您证明中的第一个错误出现在第几页第几行,导致证明无效’,交给系里学生挑错、填写,然后寄回去。”

    拐过一个十字路口,经世大学的校门已经遥遥在望,葛钧天啰里啰嗦半天还是没提到重点,典型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江水源忍不住提醒道:“可你说的这些,跟经世大学大门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而且关系大了!”葛钧天顿了顿接着说道,“那些民科90%以上连最基础的数学分析和概率论都没学好,就敢挑战几十年、数百年悬而未决的难题,简直视全世界的数学家如无物。用我们惠先生的话说,他们‘很有天赋,不过建议先进修一个数学本科再说’。在我看来,他们天赋主要体现在锲而不舍和脑洞大开上。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寄信,还会亲自到学校来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就算老师们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也固执己见、死不悔改,甚至认为现行教材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要像黎曼和罗巴切夫斯基否定欧几里得几何第五公设一样,建立自己的数学理论体系!”

    黄同媛忍不住感慨道:“还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葛钧天终于完成了他的铺垫:“有段时间,经世大学校门口经常蹲着一溜儿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