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另一些故事(上)

    六、另一些故事(上) (第2/3页)

校一位著名教授说的,能接受高等教育而不是在经世大学,乃人生最大遗憾。”

    葛钧天、陈轩虽没有说话,但看他们脸上的表情,无疑是非常赞同黄同媛观点的。

    江水源笑着问道:“那在黄老师看来,经世大学究竟好在哪里?”

    “好在哪里?我觉得哪里都好!”

    “葛老师、陈先生,你们在这里生活学习了四年,最有发言权。那你们觉得经世大学好在哪里?”

    葛钧天先回答道:“在我看来,经世大学最大最突出的好,是在师资力量强大。可以这么说,全国最优秀的科研人员,一半以上在经世大学。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整天瞎胡闹的国学领域有位柳色青教授,是学校国学院的,他在课上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前人讲过的,我不讲;其他老师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我要讲,就只讲从未有人讲过的’。这就叫‘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你想想,有这样优秀的老师,何愁培养不出杰出的学生?”

    “原来如此!”江水源若有所悟。

    葛钧天又补充道:“需要注意的是,我说的好老师,是指大学里的好老师,跟中学里的好老师标准还不太一样。在中学里面,好老师通常是指那种用尽手段,让你学会教材、通过考试、取得高分的校园保姆。到了大学,绝对别指望有老师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知识点掰碎、揉烂喂到你嘴里。你想学就学、不想学也没人管你。而且大学老师上课非常自由,有的老师口才很好,妙语连珠,各方面知识信手拈来,很多材料都能大段背诵,上课完全不用带教材。像历史系和法学院的一些老师,在四五百人的阶梯教室上课,都能挤得乌央乌央的!但有的老师上课完全就是照本宣科,对照讲义从头念到尾,一字不删,一字不减,心如止水,面无表情。就像法语系的那个谁,四眼狗,当年你是怎么形容他来着?”

    陈轩答道:“就像是长老会的牧师在主持葬礼。”

    “对,就像在主持葬礼。而且下课铃声一响,马上起身出门,决不耽搁半秒,哪怕是某个知识点刚讲到一半。如果有人向他问问题,他永远只有一个答案:查资料去!”

    黄同媛目瞪口呆:“那要这样的老师有什么用?”

    “这位法语老师虽然上课水平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