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班优于马(五)

    四十、班优于马(五) (第2/3页)

道:“我方最大亮点就是资料丰富,坚持以证据服人。”

    “正方呢?”

    高鹤道:“我方最亮眼的表现是在立论时就把班马优劣限定在史学和史家的范围内,而对方辩友一直没能从这个角度加以反驳,使得我方论点坚如磐石。”

    周执笏抚掌大笑:“算你们有自知之明!”

    对方女二辩却有些莫名其妙:“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周执笏看着高鹤:“你来回答一下究竟有什么不对。”

    高鹤道:“首先,我国虽然很早就有‘史’的观念,但把史学作为一个学科、把史部作为一个图书门类却出现的很晚。至少在两汉时期,大家对史学的认识还很模糊,这从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史记》与春秋三传一起放在‘六艺略’的‘春秋’类之下可以看出来。把史部作为一个图书门类,则要等到西晋时期荀勖著《中经新簿》才得以开创,并在唐代修纂的《隋书·经籍志》中得到正式确立。我们用后世的正史标准来界定早已出现的《史记》《汉书》,这本身就是件很值得商榷的事,而我们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论点,显然就更加值得讨论。

    “此外,司马迁和班固在撰述《史记》《汉书》时,尽管都有取法《春秋》、网罗天下旧闻故事的著史观念,但我们并不能单单只用史学著述来解读它,因为它们都是体大思深的伟大著作,里面内容包罗万象。最简单的例子,中国文学史就绕不开这两部书,此外还有宗教、地理、哲学等诸多角度。我们在讨论班马优劣时,只限定在史学和史家的范围内,其实是在缩小范围,使得辩论尽量有利于我方。换句话说,就是削足适履。”

    经高鹤这么一解释,山阳高中队也醒悟过来。女二辩皱着鼻子说道:“你们故意曲解辩题,误导对方,这是违规!”

    钱忠民忍不住冷笑道:“怎么违规了?自己不好好学目录学,还好意思怪别人!”

    周执笏点点头:“学国学不单单是拿着古书研读背诵,还得牢牢掌握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这六门最基础的学问,否则就会沉溺其中,泛滥无所归依。就拿今天的辩论来说,其实班马各有长短,按照著名学者徐朔方先生在《史记论稿》里的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