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4、夺回澧州

    0564、夺回澧州 (第2/3页)

部队了。好了,现在你准备怎么办?还想打吗?”

    战斗戛然而止,“奉天倡义大元帅”李自成的帅标威武将军王文耀,还有他的六千马步军全部投降。

    所有的人全部在澧州城南门外五里扎下营寨,一共六座大营组成梅花阵,外围才是赫连根从常德城调过来的四千步军。前期担任追敌任务的所有骑兵,现在都不见了。

    这也很好理解,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流民义军每当走投无路的时候,投降、接受朝廷安抚,然后继续造反,这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赫连根在娄底数年时间,曾经多次赶到衡阳王城参加高级将领会议,对于内地的各种情况有了一个全面了解,这也是他此前临时作出调整,趁势收复澧州城的基础。

    对于王文耀的投降,赫连根并没有太当回事,所以也没有和他说很多内容,更谈不上“让他弃暗投明”。

    赫连根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彻底接管澧州城,消除原来偏沅巡抚李乾德、总兵孔希贵荒废武备的后遗症,恢复被王耀文搞乱的秩序,让澧州城变成自己的辖区。

    忙忙碌碌的过程中,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三天,关大头带领的主力部队终于赶到澧州城外。

    当长龙似的大炮、弩箭车经过六座俘虏大营的时候,王文耀等高层将领终于变色,那些普通军卒更是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关大头暂时没有精力过问俘虏的问题,现在赫连根已经闪电般收复了澧州城,他们两个人需要对未来如何防御常德城研究一番。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研究的,澧州城是常德城的北大门,也是通往荆州府的门户,守住澧州城就等于守住了常德城。

    正因为如此,关大头把大炮、弩床这些重型武器,拿出三分之二部署在澧州城,常德城仅仅留下了三分之一。

    既然要部署大炮,那就需要修建炮台。要修建炮台,就需要劳力,于是俘虏派上了用场。

    老夫子苗三冠对于城防部署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关大头调动了俘虏里面的五千步军,分别在西、北、东三座城门外面五里修建两座炮台。

    城外一共六座炮台,部署火炮二十四门,其中五寸火炮六门,四寸火炮十八门。

    这些炮台刚好在城楼炮台的打击范围之内,一旦敌人进攻这些炮台,城楼上的大炮就可以提供火力支援。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把大炮的射程从六里提升到了十二里,苗三冠的战术指导思想就是这个。

    从今往后,敌人要想进攻澧州城,就只能把部队放在十二里之外。

    十二里的距离,敌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直接对城池造成威胁,这个压力就小多了。

    一座炮台四门火炮,驻扎四十名军卒,整个外围防线只需要两百四十名,又能够给主力部队提供更多的训练、休整时间,始终处于以逸待劳的状态。

    平时只需要两支一百人的游骑兵在外围巡逻,澧州城、常德城就已经高枕无忧。

    之所以在东北西三座城门外面修建炮台,没有在南门外修建,就是因为澧州城南面就是澧水河,这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正是因为澧州城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关大头和赫连根才全力经营这里,就是要彻底利用好澧水河这道门户,给南面的常德城设置一道坚固的北方防线。

    完成整个城防部署,因为有了五千俘虏的参与,半个月时间就已经完成,终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