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项工作、一场演出(3/3,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123章 一项工作、一场演出(3/3,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2/3页)

且他事情繁忙,说不定转头就把你忘了。”

    简锦川带着杨谦回到他们纪录片编辑部的办公室,路上悄悄地安慰了一下还不是很能理解娄力辉意思的杨谦。

    纪录片编辑部就是一个小部门,甚至跟其他编辑部比起来,他们就好像是一个清水衙门——位于长长走廊的末端,办公室还没有杨谦在荷城的大。

    不仅是地方小,人也少……

    “莫可平、单俊洋、柳彦兵、米婧婧。”

    除了年纪大了,平时上班跟养老一样,不管事也不怎么在单位的主任贺培仁,以及正在介绍的副主任简锦川,纪录片编辑部就剩下四个编导,三男一女。

    而且本来还都是男的,幸好去年考虑到纪录片要接触一些女性的明星艺人,招了一个女生进来,不然现在的纪录片编辑部就真的是成了和尚庙。

    不用说,杨谦又一次受到了同事们的热情欢迎。

    跟许妹英的惊喜不一样,编辑部的同事们早就从简锦川那里知道了杨谦的情况,更是都看过杨谦最近大红大火的舞台视频,他们早就期待能有这样一位歌手同事的加入了。

    “不能唱歌了啊!刚刚在行政办公室那边还被娄台抓了一次……”

    简锦川看见他们又想要杨谦唱歌,赶紧警告起来。

    好不容易应付了满脸崇拜的米婧婧和其他同事,杨谦才有空和简锦川去到他的办公室,坐下来,谈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就是没安排……

    是的,纪录片编辑部没活干了。

    莫可平和柳彦兵虽然有在筹划新的纪录片项目,但这些杨谦插不上手,简锦川把他招上来,也不是让他做这个的。

    而纪念港城回归的纪录片,也早就拍好了,剩下的就是后期制作,以及片尾曲的录制。

    “节前,他们都有自己的演出安排。所以我们初定是一月五日至一月七日,三天时间,他们会过来羊城录音。”

    他们指的是两岸三地的明星,之前简锦川还只是想请港城的歌手,但这背后应该是有一些杨谦不知道的博弈,最终才定为整个华语乐坛的爱国歌星们。

    而且也不是随便选的,这里头的明星们,都是经历过二十五年前那场回归盛事的老一辈明星。

    “到时候也会有拍摄安排。但接待的事情不用你来管,你主要是负责跟他们沟通,歌词怎么分配,还有到时候录制的时候要把好关,确保录制的质量。”

    做的也不是编辑部的活,但这首歌杨谦最熟悉了,简锦川也是希望杨谦能帮他把它录好。

    要知道,这部纪录片,其他的都只能算是讲述以前的故事,跟其他的纪录片相比,没有多少出彩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