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拜师李光民,系统地学作曲(2/3,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163章 拜师李光民,系统地学作曲(2/3,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2/3页)

折来了!

    “一首好听的歌曲的诞生,可能需要灵感的迸发,但一位优秀的、笔耕不辍的创作者,是不能靠灵感支撑完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

    杨谦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虽然杨谦自己可能真的不需要灵感,只要他足够努力,系统提供的歌曲,足够他不停地用,用上一辈子都没问题。

    但杨谦不是一个盲目自大的人,他心里还是有着居安思危意识的。

    要是系统没了怎么办?

    难道自己就只能啃老本了吗?

    就算系统一直伴随着自己,杨谦也渴望创作自己的音乐啊!他毕竟也是一个很有文青病的人……

    “杨谦,你知道为什么会有伤仲永这样的情况出现?”

    李光民问他。

    杨谦当然知道,他不想当网红,也是因为这个案例。

    “太过迷信神童的天分,太过急功近利,成名之后不学习,不求进步,最终泯然众人。”

    杨谦概括一下。

    “没错!”

    李光民赞赏地点头。

    “你可能在某一个阶段,灵感爆发,佳作不断。但灵感不可能无时无刻都有的,支撑你继续做出高质量音乐的,就只有你自身扎实的专业能力,以及你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欣赏和吸收别人优秀作品的精华……”

    李光民说的这番话,让杨谦第一次感受到了他大师的境界。

    即便是大师,即便是年近七旬了,他也是在不停地学习啊!

    杨谦陷入沉思,他踏上音乐这条路,最初和至今的动力都源自于他对音乐的热爱。

    但越深入地去学习、表演,杨谦就越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

    没有读过音乐专业,是他最大的遗憾。

    ——这里跟他对欧阳晓晴说的话没有什么矛盾,欧阳晓晴是专攻演唱、表演的,读不读音乐专业对她的影响不大。

    唱功的学习,市面上大把的培训,杨谦也能教她。

    但杨谦想要钻研音乐的创作,如果能经过学校系统的学习,就能跟李光民说的那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也有未来向别人优秀作品模仿、学习的能力。

    不像杨谦现在这样,他可以欣赏系统提供的歌曲,却自己不懂得如何做出相似曲风的作品。

    杨谦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也想去音乐类院校回炉再造一下,但自己还能参加艺考吗?

    从零开始,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时间、精力!

    杨谦不缺乏勇气,但已经二十三岁的他,开始觉得时间不怎么够用了。

    他没办法像十六、七岁的欧阳晓晴那样,有重新选择高考方向的资格。

    不过,好像也不一定要重新高考……

    “李老师,我听说您现在也在冼海音乐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不知道冼海音乐学院有没有作曲专业的,类似成人进修之类的课程?”

    杨谦想起了娱乐圈一些演员的案例,以前也不是正式的电影学院的学生,但因为上过进修的课程,媒体都说他是电影学院毕业的。

    虽然杨谦不需要这样的名头,但进修未必不是一个学习的门路。

    李光民正想跟杨谦提这个,没想到杨谦自己说了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