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识

    第一章 初识 (第2/3页)

孙。”少年淡淡的话语传来,却满是坚定。他抬眼望着我,大大的眼眸里闪烁着我看不懂的复杂神色,“是我误会了你,你放心吧!老人家我是一定会照顾的。”

    我知他是在说他方才提防我的事情,我摇了摇头表示不介意。

    忽然他的唇角扬起一丝微笑,将坐在地上的老人搀扶起,温和道:“老爷爷,我们走吧!”

    顺着风吹来的方向,他与老人走出了这片落叶满地的树林。当他纷乱的发丝再次被风吹起,他回过头望了我一眼。

    被俘虏的人群已经四下散开,望着他们稀稀疏疏的背影,我的心里微微平静了几分,转过身去,忽然发觉那个统领依旧站在原地,想一想,无论如何也应当为方才的事情感激他。

    我对他微微侧福,“多谢!”

    他拱手,眼里显出笑意,“不谢!”

    窗前的棱镜里,我的手抚上额边的发丝,微微有些怔忪,不由得想起了日前的少年,虽不是祖孙,却可以奋不顾身的挡在老人的身前,那是需要何种的勇气才能做到。

    起身打开窗户,外面落着细密雨滴,氤氲的雾气传来,内心一阵惆怅。

    春儿端着洗脸水进来,看到我的头发仍在披散着,便走到我身旁,“姑娘,要不然让春儿为你梳头吧!”

    我回过身,点了点头,又坐回棱镜旁。镜子里,略微有些发白的面色,映衬着略带忧郁的双眼,殷红的嘴唇抿在一起,算不得绝色,却也会让人过目不忘。满头如瀑的青丝在春儿的手里绾成繁复的花样,我淡淡一笑,抬手道:“随便一些就好。”

    头发梳好,我走过去洗脸,水沾上脸颊,温暖的触觉缓缓流满全身。春儿递上干净的帕子,似是无意的说道:“一直都听说元帅的麾下投靠了一位能征善战的才人,却一直未曾见过,却不料见过了,也不相识。”

    “哦?见过了?”我微微一诧,春儿整日里跟在我的身旁,若是她见过,那我也应当见过,为何我却不知道此人是谁呢?

    春儿掩嘴笑道:“是呀!姑娘忘了日前放人的那位统领了吗?”

    忽然脑中浮现起他略带霸气的目光,不由得出了神。春儿在一旁唤道:“姑娘,姑娘!”

    “嗯!”我回过神讪讪的应道,随即笑了笑,“那又如何?”复又坐回镜前,拿起梳子,梳理着额边的碎发。

    “姑娘难道不想知道他的名字,他的身世背景,他是否婚配?”春儿一连串的将这些事情说了出来,仿佛在为人保媒的媒婆一般。我不禁“扑哧”一笑,将梳子放回原位,“你这丫头,是在和我说媒吗?”

    元朝末年,朝廷统治动荡不安,元惠帝继位之后更是荒淫残暴。国库空虚,物价飞涨,水灾、旱灾、蝗灾、瘟疫等天灾不断。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民不聊生,各地红巾军纷纷起义。

    红巾军首领韩山童首领出身平平,祖父建立了白莲教,他以传教为名,暗地组织农民军反抗元朝。受到他的影响,同年夏,南方白莲教僧人彭莹王及其门徒赵普胜等在巢湖起兵,响应红巾军。蕲水的徐寿辉,濠州的郭子兴也纷纷起义。

    而我,就是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

    眼前的义父身穿锦绣丝织长袍,略微发福的肚子将锦袍撑得圆鼓鼓。他坐在软榻之上,眯着眼睛看我走进之后,微笑着招呼我坐下。随行的春儿将椅子适时的搬到我身后,我微微侧福之后,坐了下来。

    “义父!”我轻轻地开口,“不知招小女前来何事?”

    他但笑不语,捋着胡须思吟了片刻才道:“想当年你父将你交托与我,让我好好照顾你,想来,也有些时日了。”

    我微微点头,淡淡应道:“是啊!”随即又想到他这么急招我前来一定有事,此刻又说出这番话语,必定与我猜想的不差几分,便接着道:“自从爹爹去世后,义父待女儿恩重如山,女儿此生感激不尽!”

    他呵呵的笑了笑,眼角的笑意更深,摆摆手,“何足挂齿!”笑过之后,他又叹了声气。

    我诧异的问道:“义父为何叹气?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他用手支撑着额头,摇摇了头,沉吟道:“你也知道,当初我与四个结义兄弟一同起义,之后以元帅并称,不分上下。可是谁又能料到,看似辉煌的头衔,今日的我手里几乎毫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