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段干氏【二合一】

    第223章:段干氏【二合一】 (第3/3页)

提的,当得知蒙仲竟是庄子、孟子两位当今大贤的弟子后,田黯兴致勃勃地对蒙仲说起了他先祖田子方的师承。

    不错,田子方亦是道儒两家弟子,他的儒家老师是孔子的高徒子贡,而道家老师则是魏国的贤士「东郭顺」,人称东郭顺子。

    正因为先祖的师承特殊,田黯自身亦兼习道儒两家学术,与蒙仲聊地最为投机。

    几番谈聊下来,田黯、段干寅、公羊平几人皆对蒙仲这名后辈倍感满意,约定由他三人出面请见魏王遫,在这位魏国君主面前推荐蒙仲。

    不得不说,在了解了蒙仲此番前来魏国的目的后,田黯、段干寅、公羊平都能猜到蒙仲希望暂时在魏国出仕的目的,即希望稳固魏国与宋国的盟约——毕竟蒙仲、蒙遂等人并不信任田文。

    对此,田黯、段干寅、公羊平三人并不介意,相反,他们倒是更倾向于蒙仲能在他魏国出仕,毕竟蒙仲亦是儒家弟子,他若是能在魏国取得一席之地,这对于西河儒家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西河儒门虽然人才辈出,但大多都是经济博学之士,很少出现懂得带兵打仗的将才,这也正是西河儒家的影响力始终无法渗透到魏国军队当中的原因——实在是培养不出孟儒正统那边像田章那样的名将。

    而如今蒙仲的到来,正好补上了西河儒门的短板。

    转眼便到了十二月,就当蒙仲在段干氏的府上,与田黯、公羊平等人谈论学术时,魏国的国相薛公田文,也已按照他此前的承诺,带着宋国使者李史请见了魏王魏遫,且帮忙劝说魏王与宋国结盟。

    就像蒙仲看待田文的那般,田文确实是一个非常记仇的人,当初因为差点死在秦国,以至于他后来逃出秦国后,便竭力促成了齐、魏、韩三国伐秦一事,即田章攻破函谷关那回,以此报复秦国。

    而现如今,齐王田地诬他为叛臣,还在齐国下诏削去了田文的爵位,这亦让田文怀恨在心,因此此番倒也是颇为尽心的帮助宋国。

    在田文的劝说下,原本并不希望与齐国闹僵的魏王魏遫,最终还是答应了与宋国结盟一事。

    不得不说,宋王偃以偌大薛邑赠予田文,倒也不至于打了水漂。

    促成魏宋结盟之后,田文得意满满地邀请李史到他府上赴宴,连带着也邀请了蒙仲几人。

    这当然不是他准备与蒙仲几人真正化解恩怨的善意讯息,只不过是他想在蒙仲等人面前显摆一番,亦表明他在魏国的影响力而已。

    然而,蒙仲等人此番并未赴宴,这让田文感到有些不喜。

    在宴席中,他询问李史道:“李大夫,蒙仲几人为何不来赴宴,难不成看不起我田文么?”

    李史隐约也知道田文与蒙仲之间的恩怨,甚至也猜得到田文邀请蒙仲绝非出于善意,但他却不好直说,便推脱道:“薛公误会了,非是蒙兄弟不来赴约,而是他们目前并不在驿馆。”

    “不在驿馆?”田文狐疑问道:“他去哪了?”

    对此李史也不清楚,摇头说道:“似乎是去哪里拜访了,具体在下亦不得而知。”

    “哦?”

    田文将信将疑,在宴会过后,便命人去追查此事,这才得知蒙仲等人目前住在城内段干氏的府上。

    得知此事后,田文亦颇感惊诧:“这蒙仲,竟有门路与段干氏凑到一起……”

    在旁,幕僚冯谖笑着说道:“薛公忘了?那蒙仲非但是庄子的弟子,还是孟子的儒家,是故才会与匡章称兄道弟。……段干氏乃西河儒门子弟,蒙仲作为孟夫子的弟子前往拜访,段干氏自然会热情招待。”

    “哼!”

    田文闻言冷哼一声。

    这一声冷哼,倒也并非全然针对蒙仲,其实也是包括段干氏。

    段干氏也好,西河儒家也罢,两者其实是一体的,毕竟西河儒家之所以能在魏国西河开馆收徒,逐步扩大儒家的影响力,这与段干氏世代投入许多财力是分不开的。

    不夸张地说,段干氏的财富,再加上西河儒家子弟,这才是整个西河儒门在魏国的影响力。

    而他田文,说实话与段干氏相处地并不融洽。

    毕竟段干氏家训低调,而田文却是一个很张扬的人,几番相处下来自然会发生摩擦,虽然最终彼此形成了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但不可否认,田文与段干氏、与西河儒家的关系很差,差到彼此在设宴时都不会邀请对方,免得再次产生摩擦。

    “去打听打听,看看段干氏与那蒙仲,到底想做什么。”田文召来一名家仆吩咐道。

    仅仅过了数日,田文便得到了消息,是他所收买的魏王魏遫身边的宦官送来的消息,言段干寅、田黯、公羊平三人罕见地请见了魏王,在魏王面前推荐了一名叫做蒙仲的年轻人。

    得知此事后,田文恍然大悟:原来那蒙仲是打算在他魏国仕官。

    “这不是好事么?”

    幕僚冯谖得知此事后对田文说道:“那蒙仲虽然年轻,但不失是一个深谙用兵的骁将,昔日他在赵国协助助赵公子章起兵攻伐王室,似阳文君、安平君、奉阳君等人皆奈何不了他,着实了得!正好如今韩国因秦国进犯而派遣使者向我魏国求援,薛公何不在魏王面前推荐此子为将,助犀武支援韩国、讨伐秦国?……若此子在沙场上兵败,则薛公能趁机问罪,将其逐回宋国;倘若此子在这场仗中大放光彩,那便是薛公举荐有功,魏王必定更加器重薛公,何乐而不为?”

    “……”

    田文闻言默然不语。

    虽然他厌恶蒙仲,但也必须得承认,那小子的确有点能耐,别的不说,单论其当年训练的信卫军,至今仍让他印象深刻。

    若派此子协助犀武公孙喜征讨秦国,田文也相信此子十有八九能在战场上大放光彩。

    只不过,似这等当初那般深深羞辱过他田文的无礼之徒,岂能叫其轻易翻身,与他田文同殿为臣?

    『看在你送来册封状的份上,我姑且就留你一条性命,但你想在魏国出仕?哼!妄想!』

    随手将手中的书卷抛在案上,田文暗暗冷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