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屈原的改变【二合一】

    第286章:屈原的改变【二合一】 (第3/3页)

感激不尽。……只要屈大夫并无私心,庄辛愿鼎力相助!”

    见此,屈原立刻表明心迹:“屈原之心,可鉴日月!若有一丝一毫的私欲,神人共戮!”

    庄辛深深地看着屈原,见屈原态度严肃而真诚,他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庄辛会竭力相助!”

    见得到了庄辛的认可与支持,屈原心中亦是大喜。

    毕竟他这番心中的想法,虽然得到了蒙仲、向缭等人的支持,但蒙仲、向缭等人终归不是楚人,可以的话,屈原还能希望能从旧日的同僚那边得到支持——主要是心理上的支持。

    毕竟废立君主这种事,的确不是作为臣子应该做的事。

    好在楚王熊横不得人心,在听了屈原的话后,庄辛丝毫没有反对的意思,反而支持这件事,这让屈原着实松了口气。

    因心中欢喜,二人连饮了两碗酒。

    随后,庄辛用衣袖抹了抹嘴边的酒渍,正色说道:“今日与屈大夫一席话,在下亦受益良多,我将于不日返回楚郢,不知有什么可以帮上屈大夫?”

    屈原想了想说道:“如今我最担心的,即楚郢抵不住秦国的压力,向秦国屈服。……倘若庄大夫能说服我王,使他能坚定抗击秦国的念头,那就帮上大忙了。”

    “唔。”

    庄辛点点头说道:“我离开楚郢前,大王招子兰、昭雎等人商议击退秦军的对策,当时子兰便曾提议割让城池于秦国来换取停战……”

    一听这话,屈原顿时皱起了眉头,摇摇头说道:“屈服于秦国,就会被秦国胁迫一共进攻魏韩两国,介时我楚国的军队将为秦国而战……到那时,方城就会成为我楚国的敌人……”

    想到这里,他便忍不住忧心忡忡。

    秦将白起固然不好对付,于伊阙之战擒杀魏国名将公孙喜,一举扬名,但方城的蒙仲,却足以让白起都感到忌惮的猛将。

    倘若楚国臣服于秦国,被迫协助秦国进攻魏韩两国,那么在楚国出兵的路上,首当其冲就是方城。

    蒙仲的“资历”,屈原这段时间也了解地差不多了,他知道蒙仲曾经乃是赵主父的近卫司马,后在宋国逼阳阻挡其义兄、即齐国的名将田章,致使田章亦无法攻克逼阳。

    然后就是伊阙之战,在魏韩联军接近溃败的局势下,力挽狂澜,率领魏军的败卒扭转局势,反过来击败了秦军。

    似这等猛将,楚国有能与其抗衡的么?

    没有。

    纵使屈盖、唐昧复生,恐怕也无法战胜这个年轻人。

    而对此,庄辛亦感到颇为着急。

    平心而论,他对白起也好、对蒙仲也罢,其实并不了解,但他相信屈原的判断。

    想到这里,他立刻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明日便返回楚郢,想办法使大王坚定抗击秦军的心思……”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又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我想见见那位方城令,屈大夫能否为在下安排一下?”

    屈原点点头说道:“明日我送你时,与你一同到方城,方城令近些日子皆在方城。”

    “好。”

    随后,屈原与庄辛又喝了几碗酒,旋即便在一张卧榻上睡下了。

    次日,屈原向叶邑邑丞向缭说明了情况,向缭一听庄辛已被屈原说服,发展为屈原在楚国的“内应”,自然不会拒绝,当即使人转告叶邑司马乐续,使乐续带着一队人,亲自护送屈原与庄辛一同前往方城。

    有乐续在旁,屈原、庄辛等人自然不会被方城的巡逻卫士阻拦,很顺利地见到了蒙仲。

    当时蒙仲正与郑奭、蔡午两位军司马一同巡视方城、许地、郾城三地军队的联合训练,毕竟这段时间,蒙仲也曾收到禀报,有不少秦军奸细假称是流民,偷偷摸摸在他方城一带转悠。

    蒙仲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白起心中其实也有攻击他方城的念头。

    当然,这并不奇怪,毕竟蒙仲平白无故从白起手中拐走了十几万的楚民,真当白起心中没火?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被白起得知方城守备空虚,什么秦魏两国言和停战,那白起必然进攻方城,拔除这颗钉子,免得他进攻楚国时蒙仲在背后拖他后退。

    但遗憾的是,蒙仲对此早有提防,早早就请来了郑奭与蔡午两位军司马的军队,使方城的驻军一下子就暴增到两万多,算上最近从叶邑征募的楚人新卒,方城一带的魏军人数快接近两万六千余人。

    平心而论,在手握七万秦军的白起面前,两万六千人的魏军根本谈不上多,但考虑到这股魏军的主将正是蒙仲,白起心中多少有些忌惮——毕竟在伊阙之战时,蒙仲就曾凭借两万魏军败卒翻盘,当时白起麾下亦有六万秦军。

    再加上宛城韩将韩骁麾下的一军兵力,宛方两地的魏韩联军,总兵力堪堪接近四万,这才使得白起不敢轻举妄动。

    但即便如此,蒙仲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毕竟他很了解白起,知道后者绝对咽不下十几万楚民被他卷走的这口恶气,虽现如今秦军还未有丝毫动静,但这并不代表白起就会饶过方城。

    说白了,白起与蒙仲之间肯定会有一场交锋,只是不知会爆发在什么时候罢了。

    这事,蒙仲自己也清楚,但他竭力想要避免,确切是说,是想要延后,毕竟就方城现如今的军队数量与素质,他实在没什么把握应对白起的猛攻,哪怕有蒙虎、华虎、穆武三人率领的骑兵。

    因此,他借屈原的口,给楚国的将领昭雎支招,寄希望于昭雎能在汉水拖住白起,使他这边能有时间扩充军队,以及应付今年的春耕。

    唔,差不多等到六七月吧。

    到那时候,段干寅许诺的五千匹战马应该就能运到方城,如此蒙仲就能训练更多的骑兵,并且到那时候,方城这边从叶邑征募的楚人新卒,也应该已具备了一战之力。

    还有四个月!

    当然,前提是楚国能坚持对抗秦军的态度,这也正是蒙仲此刻最担心的。

    怕就怕,在他的支招下,虽然白起未能击败昭雎而攻破鄢邑,但楚国却抵不住压力向秦国屈服。

    那就是最最糟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