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同时展开的游说【二合一】

    第362章:同时展开的游说【二合一】 (第3/3页)

次由于秦魏两国的干涉而没能得到陶邑,但魏国却献上了河阳、姑密两地,总的来说也不算太亏。

    见李兑、李跻父子皆极为满意,薛公田文亦是放下了心中一块巨石。

    李兑这边,他已经安抚完毕,剩下的就只有赵王何那边了。

    『也不知那蒙仲与赵王谈得如何。』

    在与李兑、李跻父子随意谈笑的同时,田文心下暗暗想道。

    而与此同时,在王宫的主殿正殿内,蒙仲也已经向赵王何与肥义讲述了秦齐互帝背后的利害,听得赵王何频频皱眉。

    当初就提过,鉴于齐国曾经对赵国落井下石,赵主父对齐国怀有强烈的敌意,再加上后来秦国发生内乱,赵主父趁机干涉了秦国的立嗣之事,并成功迫使秦国对赵国妥协,按照赵主父的意思,拥立如今的秦王嬴稷上位,这就使得赵主父减低了对秦国的警惕,转而将齐国视为了主要针对对象,直到齐国亦向赵国屈服。

    但赵王何不同,他接受肥义的教导,对各国皆不存在什么偏见,纯粹就是抱持谁对赵国有利就与谁结盟的方式——是一位中规中矩的君主。

    硬要说对诸国有什么喜厌,那就只能说,赵王何现如今对齐国与宋国有些好感。

    对齐国的好感很简单,因为他的正室就是齐国的宗女,因对此女日久生情,自然难免会对齐国有所好感;至于宋国嘛,那更简单了,因为蒙仲出身宋国。

    唯独稍稍有点讨厌的,恐怕就是魏国了,其中原因,大概就是魏国抢了他赵国的晋阳守吧。

    当然,这只是赵王何个人的喜好,而他并不是一个以个人喜好做出判断的君主。

    否则,他早就趁此机会将李兑罢相了,李兑把持朝政数年,让他堂堂赵国君主作为傀儡,真当赵王何不在意么?——他不过是觉得李兑确实是个人才,且他不希望赵国对秦魏两国屈服,因此才力挺李兑抗拒秦魏两国的胁迫而已。

    正因为这份理智,因此当蒙仲提及秦齐互帝对中原各国的危害后,赵王何当然会选择站在魏国这边。

    此时,蒙仲也向薛公田文那般,从怀中取出一小册竹册,其中内容,即魏王将阴成、葛孽二地献给赵国。

    说实话,对于魏国的这份礼物,赵王何一点都不在意。

    他赵国缺土地么?

    根本不缺!

    要知道西起肤施,北到雁门、代郡,冬至北海(渤海),南到大河,都是他赵国的国土,当今世上除了楚国与秦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就是赵国,只不过其中大部分地区并不富饶罢了。

    相比较魏国献上阴成、葛孽二地,赵王何倒是更希望得到别的献物。

    比如说,把他赵国的晋阳守还回来,这样赵王何倒是还可以考虑考虑魏王的提议,跟魏国、韩国重新缔结三晋之盟。

    不在意地将那份小竹册放到一旁,赵王何淡淡说道:“魏王的心意,寡人收到了,在秦齐互帝这件事上,我赵国必然会站在魏国这边,绝不会容忍秦齐两国缔结盟约……但三晋之盟,还是容寡人再考虑考虑。终归……赵魏两国虽有三晋之情,但魏国曾经亦屡次进犯我赵国,如今我赵国兴盛魏国衰弱,魏王便寻思缔结三晋之盟,呵……”

    见赵王何摇头晒笑,蒙仲正色说道:“在下认为,魏赵两国此前虽有矛盾,但考虑到当前最大威胁乃是秦国,在下觉得应当彼此团结……毕竟秦国入中原,势必也会威胁到赵国。”

    赵王何摆了摆手,打断道:“蒙卿所说的道理我懂,在抗击秦国这件事上,我赵国会给予魏韩两国一些帮助,同时也不会坐视秦国与齐国缔结盟约,但……仅限于此。”

    见赵王何的态度很坚定,蒙仲也放弃继续劝说,反正他这次的目的是达到了。

    而此时,肥幼见正事聊得差不多了,忽然插嘴问道:“蒙仲,想过回赵国么?”

    不得不说,他这突兀的一句话,让蒙仲与赵王何都为之一愣。

    要知道方才赵王何兜兜绕绕了半天,都没有提及这件事,前前后后都只是在试探,眼下肥幼突然间将此事说破,别说蒙仲吓了一跳,就连赵王何也对此有些慌乱,一个劲地给肥幼使眼色。

    然而,肥幼却对赵王何的眼神示意不管不顾,故作轻松地笑道:“你看,如今君上已经夺回了权力,李兑从此不再作为威胁,倘若你能回到赵国的话,我想君上一定会重用你,对吧,君上?”

    “唔、唔,呵……”

    赵王何含糊其辞,说了几个意味不明的字,不顾他的目光倒是颇为期盼的看着蒙仲。

    毕竟抛开彼此曾经的交情不谈,如今的蒙仲亦是炙手可热的新晋名将,更别说赵王何数年前就与蒙仲相识,对后者抱持着特殊的感情。

    不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特殊感情,只是在赵王何看来,蒙仲或许就是赵主父心目中最满意的儿子的形象,这样也解释了赵主父当年为何像对待儿子那般厚待蒙仲,就因为蒙仲文武兼备,使赵主父最为满意。

    而这,恰恰正是自幼体弱多病的赵王何所不具备的。

    再加上蒙仲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赵主父的思想与主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蒙仲亦是赵王何的兄弟,是那个彼此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最最让赵主父满意、也是赵王何这辈子都达不到的“兄弟”。

    “如何?”

    肥幼故作轻松地问道。

    看了看肥幼,又看了看赵王何,蒙仲几次张了张嘴,但最终只是夹杂着苦笑,微微摇了摇头:“天色已晚,就不打扰赵王安歇了,在下先行告辞。”

    听到这话,赵王何眼眸中闪过几分失望,静静地看着蒙仲起身拱手告辞,继而走向殿门。

    此时,赵王何心中忽然涌出一股强烈的渴望,忍不住问道:“蒙卿,你还在因为主父之事而恨我么?”

    听到这话,蒙仲的脚步突然一顿。

    此时,殿内的空气好似一下子凝固了一般,让赵王何都不由地暗暗咽了咽唾沫。

    但旋即,蒙仲便默不作声地继续朝前走,直到走出了殿门都没有再回头。

    见此,赵王何长长叹了口气。

    正如当年他不会原谅赵主父与赵章,果然,蒙仲也不会原谅他。

    在旁,肥幼连忙劝道:“君上,来日方长,我想有朝一日,蒙仲终归会体谅君上的……仔细想想,方才不是就聊的挺好么?这是一个好预兆啊。”

    “但愿吧……”

    听到这话,赵王何脸上露出几许苦笑,转头看向蒙仲方才离去的殿门。

    魏国的郾城君,他赵国的晋阳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