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火红饕餮

    第三十七章 火红饕餮 (第3/3页)

髹黄褐色漆。近足处有“张成造”三字针划细款。

    “张成造”!这三个字还是让高泽心神一振,要知道张成可是元代雕漆大家。

    更准确的讲是元末明初人,祖籍浙省嘉兴西塘人,擅雕漆,长于剔红、戗金银等工艺。

    他的作品,通常髹漆较厚,多雕盛开的大朵花,旁衬含苞欲放的花葩,枝叶肥厚,舒卷自如,满布全器,雕工浑厚圆润,不露刀痕,代表了我国雕漆工艺的最高成就。

    眼前的这件剔红栀子花纹盘,雕工圆润精细,花瓣、叶片翻卷自如,生气盎然,从用刀、布局、立意、品相,都是典型的元代雕漆风格,加上又是“张成造”,应该是非常难得稀少的好物件了,称得上是古代雕漆作品的代表作。

    雕漆产生的时间,据黄成《髹饰录》记载出现于唐代:“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

    后杨明加注补充道:“唐制如上说,而刀法快利,非后人所能及。陷地黄锦者,其锦多似细钩云,与宋元以来之剔法大异也。”

    这两段记载无疑证明唐代已有雕漆并论及其基本特征,唯至今未见实物。

    宋元时期,我国雕漆工艺得到发展,至元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髹饰录》中评价:“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润,纤细精致。又有无锦纹者。”这件“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盘,髹漆肥厚,刀法浑厚圆润,与黄成所记特征非常吻合。

    它既是元代雕漆的精品,又代表了当时雕漆工艺的最高水平。

    元代雕漆在唐宋雕漆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元代雕漆共有剔红、剔黑和剔犀3个品种,其中以剔红为最多。

    形制有圆盒、长方盒、圆盘、八方盘、葵瓣盘、樽等,以盘、盒居多。

    装饰图案有花卉、山水、人物和花鸟等。

    也形成了名家辈出的局面,张成、杨茂、张敏德均为技艺高超的制漆巨匠,尤以嘉兴张成氏髹漆山水花鸟,纤毫具备,细巧若缕,技艺了得,名噪元明,遂成一代漆雕宗师。

    故明清帝王皆捧宋元所剔,“其次永宣两朝,其价几与宋埒”。

    张成者,乃明朝永乐成祖朱棣帝仰慕之雕漆高人。

    《嘉兴府志》载:“张成、杨茂、嘉兴府西塘杨汇人,剔红最有名”。张成擅雕漆,长于剔红,所制剔红“漆朱三十六遍为足”(高濂《燕闲清赏笺》),且未见锋芒,乃唐宋以降雕漆工艺最高成就者。

    “江户有杨成者,以善雕漆隶于官。据称,其家法得自元之张成、杨茂”(清末黄遵宪《日*本国志》),日*本制漆诸师匠极推崇雕漆(堆朱)之乡嘉兴西塘之剔红漆器,尊张成及杨茂为“堆朱杨成”,且将此封号冠之日*本剔红漆艺家,世代绵延传承。

    而明朝朱棣帝亦因所好雕漆,于皇城内建漆器作坊,无奈张成已殁,遂命其子张德刚进京,继父精工,率众匠续制雕漆,故永宣雕漆承袭元末张成风格,刀法圆熟光润,藏锋清晰,花纹肥厚圆润,饱满丰硕。

    所谓:“欲观古器,先窥型,次鉴物,逐知精良。”

    高泽越看越喜欢这件剔红栀子花纹盘,清代诗人袁枚曾用“阴花细缬珊瑚明,赪霞隐隐东方生”来赞叹雕漆之美,乾隆皇帝则用“不见刀痕见画工”对雕漆工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