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扒烧猪头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五十三章 扒烧猪头 (第1/3页)

    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

    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猪头诗》

    高泽才没那闲情逸致呢,美食在前,不吃,对得起谁啊?他嘿嘿一笑,往凳子上一站,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放在了外婆华素英面前的小碗里,还说了句:“外婆最辛苦了,做了一桌子的菜给我们吃,我们应该先让外婆吃!”

    接着也没看外婆和众人的反应,又夹了一块放在了林振青的碗里,说:“外公也是劳苦功高,第二个吃,外公,吃啊!”

    第三块自然是夹给了林佩学,然后又顺手给林佩云夹了一块,随后又笑嘻嘻的对着其他人说:“大人都吃了,下面就轮到我们小孩了,吃吧,这可是美食啊,扒烧整猪头,吃完了,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听!”

    “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乃是这个菜的特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要烧的好,全在一个细字。

    做的时候是把整个猪头去骨,放在滚水里烫,捞出来放在冷水里泡,刮掉猪皮上的碎毛屑及污垢。如此这般,一共要重复4、5次,彻底去掉猪头的腥臊味,而后才可以正式烹饪。

    锅中置一块蒲垫,把猪头皮肉加绍兴酒、酱油、冰糖,不加一滴水,放在蒲垫上小火炖6小时,至酥烂,连蒲垫一起铲起,倒扣盘中,仍是一个完整的猪头形状,用青菜及小馒头围边。

    一边吃,华素英还给大家讲了这个猪头的做法,高泽心想,原来要这么麻烦啊,光这猪头4、5道的处理就够复杂的,还要炖上6个小时,看来外婆做这道菜,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啊!

    猪头酥烂脱骨,浓香醇厚,因为有一大桌子的人,这肉又肥而不腻,大家就尽兴发散了一回豪爽之气,大快朵颐起来,很快,就剩下一只猪鼻子也进了林振青的碗里,真的不愧有“食之越年,尚齿颊留香”之美誉。

    高泽抹了抹嘴边的油腻,兑现了刚才的承诺,给大家讲了一个“整猪头”这道菜来历的故事,说起来还要追溯到宋代苏轼《仇池笔记》中的记载。

    当年王中令平定巴蜀后,感到非常饿,就来到一个乡村小庙,想弄点吃的。

    可让他生气的是,竟碰到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庙主,半天也没有把吃的给弄出来。王中令饥饿难耐,加之刚刚打完仗,火气正盛,不由勃然大怒,说如果再不把吃的给弄出来,就要把庙主给杀了。

    可那庙主面无惧色,又过了一会儿,才从厨房里端出一盘冒着热气的蒸猪头,还为此赋了一首诗:

    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

    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那王中令吃着香喷喷的猪头,听着风趣的“猪头诗”,自然怒气全消。后来,又传说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也偏爱上扬*州厨师烹制的扒烧整猪头,因此江淮地区又有了关于它的另一个传奇故事,那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法海寺莲法师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