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老友卖宝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五十八章 老友卖宝 (第1/3页)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

    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友人婚杨氏催妆》唐贾岛

    地上一共有六件东西,一个比成人的巴掌稍大的小铜鼎,另外五个,照高泽看来应该都是铜镜。

    这铜镜,高泽也是有幸见过两次的,那还是沾了爷爷的光,那次跟爷爷去村支书家做客,支书家有两面说是祖上传下来的铜镜,他就拿出来在高庆林面前得瑟,高泽也听爷爷说了那么几句,印象特别的深。

    据爷爷说,那两面镜子都是晚唐时期的,有一面叫什么万字方镜,能有半公分厚吧,中间有个圆钮,钮座向外是一个佛教中的万字,是当时的吉祥语。

    中间还有“永寿之镜”四字铭文。纹饰简单粗放,以佛教的万字符作为主题纹饰,表现出强烈的宗教趣旨,显示了晚唐铜镜鲜明的时代特征。

    另一面叫什么八卦镜,也是方形有圆钮的,八卦为唐代特有的八卦。纹饰简单粗糙。该铜镜纹饰反映出晚唐社会动荡,铸镜业衰落,纹饰趋向简单粗放的风格。

    高庆林后来还让高泽查了查书籍资料,高泽才知道了一些关于铜镜的知识,也才知道了村支书家的那两面铜镜从纹饰、制作工艺上,都反映了唐代晚期社会动荡、国力衰弱,表现在制镜上由中期的千姿百态、富丽堂皇、极其精致的“盛唐气象”,开始逐渐走向纹饰简单粗放,内容单调乏味,宗教意味浓厚,制铸粗糙的衰落境地。

    今天,竟然一下子看到了几个铜镜,这让他有点吃惊和好奇,搞批发啊?当这铜镜是烂大街的大白菜啊?

    不过,最让他感兴趣的,还是那个小鼎,这么小的鼎器倒是挺稀罕的,有点意思,蹲下身,上手察看起来。

    这小鼎铜锈斑斑,灰不溜秋,表面还有层青灰色的锈色,看上去不像做旧的,应该是自然氧化所致,而且在锈迹中还能隐约看到些深红的斑点,仔细一看竟然发现是这些斑点隐隐约约是铭文的痕迹。

    看到这里,高泽的内心不由一惊,爷爷可是说过,有铭文的青铜器才是有大价值的,而且,铭文字越多越好,越值钱。

    高泽虽然内心激动,表面却是不动声色,掂量了一下此鼎重量,约莫三、四公斤的样子,感觉很是协调,虽然鼎身纹饰由于铜锈覆盖,显得较为模糊,青灰色中隐约可见有些泛红的斑点,大致感觉像是凤鸟纹,但是器体上范线凸起,模糊的纹饰也棱角圆润,绣色看起来致密且有金属光泽,浑然与器体连成一体,尤其是铜锈已渗入器物内部,渗入花纹及铭文字口之内。

    越看,高泽越是兴奋,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青铜器了吧!

    所谓青铜,就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或者是红铜、锡和铅的合金。

    青铜器在我国约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而鼎盛于商周时期。

    常见的青铜器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镇物等。

    具体又分鼎、鬲(li)、甗yan)、簋(guǐ)、簠(fu)、盨(xǔ)、敦(duì)豆、爵、角、斝(jiǎ)、觚(gū)、觯(zhì)、兕觥(sìgōng)尊、卣(yǒu)、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