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张氏手炉

    第七十三章 张氏手炉 (第2/3页)

炉在当时非常出名,当时人称“大彬壶,鸣岐炉”,将他和时大彬相提并论,名重一时。

    这让高泽一下子,就想起了清人彭孙遹曾在《金粟闺词》咏其温炉云:“薄寒初荐锦氍毹,朔气空中通坐隅。不惜马蹄金一饼,鸳鸯湖畔铸张炉。”

    由此可知张炉在彼时即是价格不菲的尤物。

    其实,高泽知道,手炉起于何时,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定论呢!

    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

    楚地湿度大,楚人喜欢把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散热取暖的手炉。

    还有一个说法是,相传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今扬州)县令许伍为接驾,急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给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

    两种说法,似乎都有些渊源,但又不确定,相比后一种说法,似乎更确信一些。

    因为在唐诗里,手炉已很常见。

    白居易就写过手炉:“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

    据说中唐时期,手炉已成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

    及至宋代,城市里设有香药局,售卖专供焚香和手炉使用的炭饼。

    北宋年间,手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

    当时手炉多为青铜材质,偶有银、铁、瓷,器型以“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里“熏衣炙衣”。

    手炉的制作,在明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尤其是明代的制炉工艺日臻成熟,涌现出大批名家巧匠,其制作的手炉,格调高雅,精美绝伦,形、艺、韵、意俱佳,堪称工艺品中的珍品。

    除了制炉大家张鸣岐的之外,另一位晚明铜器名匠是胡文明,他以纯正的皮色取胜,擅长铸造铜炉,并能按古式制造彝、鼎、尊、卣之类铜器。所做手炉器物式样高古,精美撩人,人称“胡炉”或“胡铜”,时誉极高,为世珍重。

    除此以外,明清时制作手炉的名匠还有王凤江、周文甫、蔡家、蒋抱云、徐守素、王吉、潘祥丰、赵一大等,“皆名闻朝野,信令传后无疑”。

    早期的银、铁、瓷材质被大大减少,而广泛用铜。

    一来因铜的传热性较好,捧在手上更为暖和;二来铜材细致光滑,色泽晶莹,且柔中带刚,富有延展性,于制造工艺上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制成的手炉也不易锈蚀和裂坏。

    炉体皆厚重,线条清晰,刀法流畅,常用一整块厚厚的铜料,敲打出来一把手炉,炉柄上丝毫没有焊接的痕迹。

    而清代手炉,因传入宫中,一跃成为皇家御用品,身价倍增。从而使手炉的制作升级,集多种工艺于一身,开始变得花哨起来。仅材质又多了漆器、珐琅等品种,工艺上还采用了掐丝珐琅,手炉的装饰更加精美。

    到了民*国,手炉的制作又趋于简单,形状和纹饰开始单一化。

    为了减少成本,连铜料也薄了起来,之后随着新的取暖工具的出现,手炉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手炉家族中,最上档次的当数明代和清早中期作品,尤其是名家制作的手炉,融雕、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