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少成长(二)

    大少成长(二) (第3/3页)

”;二曰“红鞯鞴”;三曰“琅垤珠”;四曰“玉印”;五、六为两副“皇后采桑钩”;七、八为两柄“雷公石斧”。八宝置于日下,白气贯天;置于暗室,耀如明月。崔铣又连忙派人随真如进京。上元二年(761年)四月,抵达京城长安,拜见皇帝唐肃宗,当时肃宗皇帝李亨身染重病,危在旦夕,见到八宝后,当即召见太子李豫,就对他说:“你是由楚王被立为皇太子的,上天赐宝楚州,显然是在佐助你呀!”唐肃宗病故之后,代宗李豫继位,因为肃宗的话,以得到八宝之故,代宗改年号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762),升楚州为上州,易安宜*为宝应*。说来也怪呀,从此以后,四海之内,再无战争纷乱,五谷丰登;封域之内,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宝应*遂为望县。有趣的是啊,这时传入日本的象棋,也被日本人唤做‘宝应象棋’。宝应一时名扬四方。代宗大悦,在真如居住地一一宝应*南街建“真如寺”,开“得宝河”,谢上苍佐助之恩。明嘉靖年间,为纪念玉帝赐宝之事,又在南街建了“八宝亭,这个八宝亭啊,可是宝应的象征啊,哪天有空,干爷带你去看看,去玩玩,好不好啊?”王五爷对歪着头认真听他讲故事的那张闪着睿智的光芒的小脸说道。“好,我要去,我要去!”高泽高兴地拍着手往高老爷子的怀里扑过来。

    如同虎丘之于苏州,五亭桥之于扬州一样,八宝亭是宝应的象征。八宝的传说,美丽又动听,其实,这只是当时人们敷衍润色的一出“好戏”。安史之乱以来唐王朝一直未能太平,战乱迭起,人心浮动。此时,唐肃宗急需一个为臣民所能接受的方法,让儿子正位。也许是楚州剌史善于揣摩帝意,借助“天降符瑞”之故伎,献八宝给皇上,并编了一段神话传说, 自然是一拍即合,龙颜大悦。然而古代史学家们却将此事郑重其事地载入了史册。《新唐书》说: “楚者,太子所封,今天降宝于楚,宜以建元,乃以元年为宝应元年。”如此道来,八宝的传说并非语出不经,难怪千余年来一直为宝应人津津乐道。

    八宝亭历经沧桑,是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每至于此,总要凭吊一番,留下不少诗词歌赋。明吴敏道诗说:“万木河干秀,千年宝气浮。家家事蚕作,拾得采桑钩。” “采桑钩”即为八宝之一。清宝应县令岳东升则这样描述:“一日昧爽,过其处,见云气殊常,备诸色相,或明如珠,或润如玉,或缤纷交互,如紫翠玄黄诸瑰伟并陈而借采然。嘻!霏霏乎,煜煜乎,万态奇观,昭回天地,即真如登受时或未乃尔。”大肆渲染,笔下景致真个妙如仙界。

    历史上,八宝亭乃是运河古道的一颗璀璨明珠。唐苏鄂《杜阳杂编》说;“真如获宝所居,河圩高敞,培物润戊。”宋诗人梅尧臣《宝应道中》是一片丰收景象;“青青老菱叶,下有繁实尖。浪头拨船女,到手终不嫌。”清邑人刘家麟的描写更是清新自然:“秋水长天飞野鸭,夕阳门巷卖家菱,”一派鱼米之乡的风景。

    “泽儿,你听了故事就赶紧回家吧,一会儿你爷爷该着急找你了,把今天干爷教你的东西都记在脑袋瓜里不许忘了,知道吗,回头我还要考你的,对了,回去告诉你爷爷,就说潘老头的传家宝已经在我这儿了,让他就别惦记了,哈哈,哈哈!”王五爷一付心怀大慰又有点得意洋洋的对高泽说道。“干爷,我知道了,你是想气气我爷爷是不是啊?下次还要给我讲故事,不然我就不和爷爷说了!” 小家伙可不吃这一套,直接点破了干爷的小心思,还直接的谈起了条件。王五爷苦笑着说:“嘿,这小东西,机灵鬼,也太不把干爷放眼里了是吧?好好好,下次啊,不但讲故事,还让你看干爷的宝贝,这总行了吧!”“哦,看宝贝了,看宝贝了!”小家伙边说边蹦蹦跳跳的出了火星庙往家里走去。[www.kan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