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记忆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运河记忆 (第1/3页)

    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

    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

    《宿氾*水》——唐 储嗣宗

    第二天一大早,带着对外婆家的美食的向往,高泽和爸爸妈妈骑着自行车一路向外婆家而去。他们先到镇上,买了一些点心和麦乳精、芝麻糊、豆奶粉之类的补品,还有几样高怀远从省城带回来的特产,一起送给外公外婆尽孝心。高泽坐在爸爸的凤凰自行车的前杠上,林佩云坐在后座,一家人说说笑笑,沿着紧挨运河东岸的公路一路往南骑行,一边骑车高怀远还一边跟高泽讲述这一路的人文历史、风光美景,也算是弥补难得回家教育儿子的缺憾,也好让儿子长长见识,多学得知识。

    出了南窑镇,高怀远就问高泽了:“小泽啊,你知不知道,咱们这个镇子为什么叫南窑啊?”“我知道,我知道啊,那是因为这里原来有一个很大的砖窑,因为在县城以南所以叫南窑,这里生产砖瓦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产的砖瓦质地优良、坚固耐用,素有‘南窑砖头北窑瓦’的美誉。对不对啊,爸爸?对了,对了,我还别人说什么顺口溜:流(这里应该是四声,形容水流比较急)水河里拔桩——拦腰(南窑)。”高泽随口说来,一点也没停顿,到是让高怀远吃惊不小,原来儿子知道的还挺多啊,看来两位老爷子下了不少苦功啊!原本他还以为儿子这么小,不可能知道太多的东西,等儿子有什么不知道了,他就给他绘声绘色的讲一讲,也好显得他这个做爸爸也是有点学问的。

    很快,就骑到了槐楼湾,槐楼湾有个渡口跟河西相通。高怀远看高泽一路都盯着运河里南来北往的船队,两只手紧紧的抓着自行车的笼头,一句话也没有,就又起了考他的心思,就问道:“小泽,你说说这槐楼湾的情况我听听。”“哦,哦,槐楼湾啊,我也知道。”正专心致志的看运河壮观船队的高泽听高怀远问起来,连忙答道:“这槐楼湾在古代就建有槐楼镇,还有槐角楼,也名叫怀阙楼,唐德宗还曾经来视察过呢,诗人陶应弼还写了雪楼诗称赞呢!”“这首雪楼诗你记得吗,背背看。”高怀远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了,高泽也没含糊,直接就背了出来:“雪楼当月动清寒,渭水梁山鸟外看。闻说德宗曾到此,题诗不敢倚栏干。”“好,好一个题诗不敢倚栏干,不错,不错,你再说说,还有什么呀?”高怀远的心情益发的好了,继续鼓励儿子往下说,高泽倒也挺配合,把肚子里的货往外倒:“明代的县志就记载了陶应弼的这首诗,并把‘雪楼高寒’列为‘十景’之一,朝廷管河工部于此设槐楼巡检司。明代左都御史刘宗周舟过槐角楼时也写过著名的《淮南赋》,明代本县的诗人叫吴敏道的也写过《登怀阙楼》:‘天地平成奏禹功,丹甍绣木丽晴空。诗人错认梅花阁,野老争传瓠子宫。万里长风来蓟北,四更初日出天东。丰碑尚卧层檐下,太史文章亦自雄’。”

    “嗯,嗯,好啊,太好了,儿子前面就是刘堡了,你再说说这刘堡,也让你妈妈听听。”高怀远对儿子是十分的满意,当然希望他知道的越多越好,高泽也没让他失望,张口就来:“从槐楼湾往南五里就是刘堡了,过去也叫刘家堡,历史也很古老了,当初为刘姓聚居之地,因为地势比较高,故名为刘家堡。宋代曾在此设驿站,名刘家报蓬。明嘉靖时顺天府尹、户部尚书王轧罢官后侨居槐楼镇,于刘堡建有住宅,因日久年深,王尚书的故居现今已经找不到了。”

    林佩云坐在后座,两手扶着丈夫的腰,一直安静的坐着,听着丈夫和儿子说话,他知道儿子在书中所下的功夫,家里爷爷的藏书、火星庙里王五爷的藏书都是他知识的源泉,有时在别人家看到没看过的书,他总是要想办法借过来看,凭借他过目不忘的本领,书中的那些“颜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