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寻古(五)
小镇寻古(五) (第1/3页)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 杨万里
“哦!”高泽总算是弄清楚了这幅字的来历,原来是收废品的赵大爷的东西,赵大爷他是知道的,听妈妈外婆她们都提过的,那也是苦命的人啊。
原本赵大爷也是个有文化的人,还一度跟高泽的干爷王五爷一样教过私塾的,只是听说父母早亡,孤苦一人,到了将近四十了也没有娶妻生子,后来听说交往了镇上的一个老姑娘,可是时运不济,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月,像他这种做过“臭老九”的人肯定是被人惦记上的,一番连批带打的,关进了牛棚熬日子,那老姑娘自然也就黄了。
就这样的,也耽误了他的一生啊,后来出了牛棚了,身上是一文不名,只有在后街的老房子还在,里面也是空空如也,一贫如洗,只是赵大爷毕竟是读过书的人,脑子倒也灵活,也有点力气,帮镇上的人做点小活,糊口度日还是能勉强过活,后来又不知道托了什么人,给弄到镇上的小学看门,可惜也没干多长时间,就让新来的校长的亲戚给顶了位置,给打发回家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收起了废品,听说干得还不错呢。
原来是跟外公借了本钱收起了废品,说起来,林振青和这赵大爷原本还是一个老师教的同学呢,以前都是私塾,一个老师教着好多的学生,能力强的,就多教一点,什么数学、音乐、天文地理的什么都教,就像王五爷那样的,学生学得自然也多,出来之后肯定也是肚里有货之辈。还有的先生,自己本身就是只学过八股文、三百千之类的不入流的东西,教授学生也只是为了糊口度日,学生自然也是所学甚少了。
赵大爷落难的那些日子,林家也是风雨飘摇,加上成分不是太好,虎视眈眈之人太多,幸亏林家有亲戚在城里有些势力有些关系,和当权当派的又是朋友,才保住了自家免遭祸害,泥菩萨自保都难,对老同学赵大爷自然也是爱莫能助了,只是后来事情过后,林老爷子对赵大爷也是帮助有加,颇多照顾,更是二话没说的拿出家中不多的积蓄给赵大爷做收废品的本钱,同窗之情还是颇为深厚的。
理清事情原委之后,高泽才认真仔细的再次看向那幅板桥的《芙蓉》诗,“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诗自是再熟悉不过的,这纸也是微微泛黄,画轴一看也是久玩之物,以高泽的眼力,从哪方面看都是板桥真迹无疑,不管了,先要下再说,回去让爷爷和干爷看一下就知道了,只是今天自己可是从外公家得了不少好东西了,外公还会大方的给自己吗?自己是不是有点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啊?管他呢,谁让我喜欢这幅字,再说,我就说要拿回去临摹学习,应该没问题吧!
心里打定了主意,嘴里却是不咸不淡、不尽不实的说:“外公,大舅,这幅字写得确实不错,比我可是强太多了,我越看是越喜欢,外公刚刚又送了那么贵重的文房四宝给我,我这练字写字的劲头更足了,我想把这幅字拿回去好好临摹学习,争取早日达到这个境界,甚至超过他,行吗?”你还别说,别看这小子没多大,倒是挺会抓住他外公和大舅的心理,长辈当然是希望晚辈更加的有出息了,更何况是对高泽期望甚大的林家父子。
林家父子都是文化人读书人不假,对书画的历史知识说起来倒是头头是道,如数家珍,虽然平常也看过一些介绍古玩字画书籍,也略懂一些鉴定知识,但都属于略知皮毛、似懂非懂的二把刀的水平,在他们的认知和心目中,郑板桥最擅长最出名的就是绘画了,至于字嘛,所知甚少,甚至是未有耳闻,自然是不知道一幅板桥的真迹书法作品的珍贵之处了。
见高泽想要那幅从赵大爷那儿白得而来的字,林老爷子也没当回事,想都没想的都答应了高泽,送给他了,连林佩学也是一脸的不以为然,无所谓的样子,门外的林飞,张了张嘴,却没敢说出反对的声音,只是在心里把他对高泽羡慕妒嫉恨又拉长了许多,其他人就只有羡慕的份了,眼看着高泽得宠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