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卷五 (第2/3页)

曰逆河。言相迎受矣。



    【注释】



    ①《风俗通》:一名《风俗通义》,东汉应劭著,主要收录有关古代历史、风俗礼仪、山河泽薮、怪异传闻等内容。



    ②播:分散。九河:《尚书·禹贡》记载当时黄河流至河北平原中部后“又北播为九河”,今已不能确指。



    ③《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区域地理著作,历来被奉为我国“古今地理志之祖”。沇(yǎn)州:古“九州”之一,即兖州,古代指济水和黄河之间的地域。



    ④徒骇:与太史、马颊(jiá)、覆釜、胡苏、简、洁、句(ɡōu)盘、鬲(ɡé)津诸河今已不能确指,故九河地名及具体地址均不详。



    ⑤郑玄: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自成学派,被后世称为“郑学”。



    【译文】



    《风俗通》说:河就是播,播为九河,就从此开始。《禹贡》“沇州”中记载:九河已经疏通,名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句盘、鬲津,都是逆河。郑玄说:下尾汇合的叫逆河,是互相迎受的意思。



    【原文】



    粤①在汉世,河决金堤②,涿郡王尊③,自徐州④刺史迁东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⑤,金堤决坏,尊躬率民吏,投沉白马,祈水神河伯⑥,亲执圭璧⑦,请身填堤,庐居⑧其上,民吏皆走,尊立不动,而水波齐足而止。公私壮其勇节。



    【注释】



    ①粤:发语词,不译。



    ②金堤:今西起河南省卫辉市、滑县,经濮阳市、范县,山东省阳谷县,东至张秋镇东。有古金堤,相传宋时所筑,一说为东汉王景治河所修。



    ③王尊:字子戆(zhuànɡ),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汉元帝时为益州刺史。



    ④徐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东南部地区。东汉治今山东省剡城县。



    ⑤瓠子:古堤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



    ⑥河伯:即冯夷,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⑦圭璧:古代帝王、诸侯祭祀或朝聘所用的玉器。



    ⑧庐居:搭建草庐而居住。



    【译文】



    在汉代,黄河在金堤决口,涿郡人王尊,从徐州刺史调任东郡太守,河水暴涨,泛滥到瓠子,金堤被冲塌,王尊亲自率领吏民,把白马投进河里,向河伯祈祷,又亲自捧着玉圭、玉璧,要用自己的身体来填堤,搭建草棚,住在河边,吏民都逃跑了,独有王尊却站着不动,水波漫到他的脚上也就停止了。朝廷和百姓都十分称赞他勇敢的气节。



    【原文】



    河水又东北流迳四渎津①,津西侧岸临河有四渎祠,东对四渎口。河水东分济②,亦曰济水受河也。然荥口石门③水断不通,始自是出东北流,迳九里与清水④合,故济渎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