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二十五 (第1/3页)

    水经注 卷二十五 泗水、沂水、洙水



    【原文】



    《从征记》①曰: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阙里②背洙面泗,南北百二十步,东西六十步,四门各有石阃,北门去洙水百步余。后汉初,阙里荆棘自辟③,从讲堂至九里。鲍永④为相,因修飨祠,以诛鲁贼彭丰⑤等。郭缘生言泗水在城南,非也。余按《国语》⑥,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罟弃之⑦。韦昭云:泗在鲁城北。《史记》、《冢记》、王隐《地道记》⑧,咸言葬孔子于鲁城北泗水上。今泗水南有夫子冢。《春秋孔演图》⑨曰:鸟化为书,孔子奉以告天,赤爵衔书,上化为黄玉。刻曰:孔提命⑩,作应法,为赤制。《说题辞》曰:孔子卒,以所受黄玉葬鲁城北,即子贡庐墓处也。谯周云:孔子死后,鲁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余家,命曰孔里。《孔丛》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诸孔氏封五十余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有铭碑三所,兽碣具存。《皇览》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诸异树,不生棘木刺草。今则无复遗条矣。泗水自城北南迳鲁城,西南合沂水。



    【注释】



    ①《从征记》:东晋戴延之著。



    ②阙里:故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城中。



    ③自辟:自己除去。



    ④鲍永:东汉光武帝时人,字君长,上党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人。



    ⑤彭丰:东汉时人,董宪起兵时,任裨将。



    ⑥按:探寻,考究。《国语》: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亦称《春秋外传》。



    ⑦里革:春秋鲁宣公的大夫。罟(ɡǔ):渔网。



    ⑧《冢记》:当做《冢墓记》,具体不详。王隐:西晋人,字处叔,陈郡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人,撰有《晋书》,今已亡佚。《地道记》:即《晋书地道记》,王隐所作。



    ⑨《春秋孔演图》:谶纬之书,撰者不详。



    ⑩提命:犹如耳提面命。



    赤制:谶纬家指汉朝的国运期限。



    子贡:即端木赐,春秋卫国人,字子贡,孔子弟子,孔子尝以瑚琏(hú lián)称之。子贡庐墓处:在今山东省曲阜市。



    《孔丛》:即《孔丛子》,旧传为孔子后裔孔鲋所作。孔鲋:字甲,秦末儒生。



    封:坟墓。



    《皇览》:书名,三国魏人王象、缪袭等撰,记载先代冢墓之处,以供皇王省览,故称《皇览》。



    【译文】



    《从征记》说:洙水和泗水在鲁城东北十七里处相汇,阙里背靠洙水面临泗水,南北一百二十步,东西六十步,四面城门都有石门槛,北门离洙水一百多步。后汉初期,阙里的荆棘开始被清除,从孔夫子的讲堂到九里。当时鲍永任宰相,于是在阙里修建了飨祠,将鲁贼彭丰等人处死。郭缘生说泗水在城南,是错误的。我查考过《国语》,夏天宣公在泗渊撒网捕鱼,里革割断渔网,把它扔掉了。韦昭说:泗水在鲁城北。《史记》《冢记》、王隐《地道记》,都说孔子安葬在鲁城北面的泗水上。如今泗水南有孔子墓。《春秋孔演图》说:鸟变成了书,孔子捧着书向上天祷告,有一只红雀飞到书上,变成一块黄玉,上面刻着:孔子受天之命,立法规,定国运之期限。《说题辞》说:孔子死后,人们把他得到的那块黄玉一起陪葬在鲁城北,就是子贡墓屋所在的地方。谯周说:孔子死后,鲁国人来到孔子墓边居住的有一百多家,以后这里就称为孔里。《孔丛》说:孔夫子的墓方圆一里,在鲁城北面六里的泗水畔。孔氏宗族的坟墓共五十多座,人名辈分已辨别不清,墓铭碑有三所,各种石兽石碑还在。《皇览》说:孔子的弟子们从各地带来珍奇的树苗,种在墓地上,因而墓地上有许多异树,不生荆棘和刺草。而到今天,那树木已没有了。泗水从城北南流,经鲁城西南与沂水汇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